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一所高中如何建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基于学校课程领导的视角。从理解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以及评价课程等角度全面阐述了一所高中如何建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本文界定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是一个学习领域,而非一门学科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以提升高中学生公民意识为目标的校本课程。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课程思想领导:形成对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意义的共识。通过剖析调查、对话交流、组织学习、课题引领等环节,站在课程思想领导的视角引领广大教师形成对普通高中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意义的共识。即普通高中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建设符合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适应了教育价值理念更新的大趋势,呼应了当下高中课程改革新思路和新思想,更是应对当前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种积极举措。二、课程设计领导:科学设计公民意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结构。首先,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设计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主旨,反映在研究过程中,强调三个结合,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以主题式学科课程为主的认知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主题式学科课程拓展和基础型课程渗透相结合。其次,把公民意识教育六个方面内容,即主体与独立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平等与民主意识、自由与法治(规则)意识、道德与文明意识、国家与民族意识,融入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主要是挖掘基础型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元素,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线,重新构建体现高中生特点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涉及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四门学科;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课程、服务社区课程、社团活动等。最终,形成了“1+6+12”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模式,从而促进公民意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使高中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公民权责主体。三、课程实施领导:有序推进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实施。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遵循认知、体验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科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和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层推进策略、任务驱动策略、边学边干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等实施策略有效推进了公民意识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校长引领——教师创新——环境助力”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同时,分享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真实案例,体悟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精髓。案例演绎,成为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可供操作的范例。四、课程评价领导:持续评价和完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在已有的《学校公民意识课程群课程评价表》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具体学科特点完善课程学习评价量规表,课程学习评价重在学习情感、学习过程、社会行为、公民意识变化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在实践过程中,依靠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真正要做到有效、有序、有力地推进公民意识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一所高中如何建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让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更丰富、多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