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市场贸易交易越来越透明化,导致大多数销售商采用信用交易来获取市场,大量的赊销账款也随之产生,占有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为了解决筹备流动资金及短期兑现应收账款的难题,保理业务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也随之开始发展起来。我国保理业务开始于1987年,国内保理业务在2002年开始全面展开,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莫大的盈利空间,同时也遗留了许多信用风险控制不严的问题,给保理商(银行)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使得银行业在欣喜地面对巨大盈利机会的同时,不得不对其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持以谨慎态度,而在各种风险当中,我们首要关注的则为信用风险。但是我国并未像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将定量分析普遍运用在国内保理业务的信用风险的度量之上,而大多都采用专家经验判断、财务指标分析来衡量保理业务的信用风险。从保理业务的定义、性质可知,国内保理业务是保理商与融资企业签订的一种契约,其实质内容是保理商购买融资方(卖方)提供的在约定期限后向买方索取债务的应收账款或者票据,向融资方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其最终业务对象是买方的应收账款,买方是否在应收账款到期日按期还清账款,决定了保理商的利益盈亏。因此,保理业务信用风险的关键点是买方的应收账款,而仅仅靠专家经验、财务数据分析并不能准确有效的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基于目前现状分析,我们提出这样问题:如何能将保理业务最终业务对象应收账款的风险在签订协议前预测、量化、规避和控制呢?本文根据这一问题出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探索和寻找最终提出适合我国国内保理业务信用风险控制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及其拓展来度量应收账款的风险值。本文在现有文献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学者对我国保理业务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保理业务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然后从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介绍、比较分析现阶段国际国内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内保理业务的基本状况,分析得出适合我国国内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的方法,即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及其拓展。通过遵循构建指标的原则及其重要意义,得出信用评级指标。结合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及其拓展远期期货原理和现值折现法求得应收账款的现值,从而得到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值。通过选择上市中小企业为实例进行详细分析,验证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对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的适用性,最后结合保理业务风险提出相关建议。全文遵循理论-现状-问题-设计-分析-建议的逻辑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介绍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出度量保理业务信用风险的迫切性。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和梳理,总结保理业务现有的研究现状,了解到目前学者对保理业务信用风险的研究方法大多数都基于理论、经验分析;对相关理论和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在保理业务所存在的问题中,应收账款风险是保理业务的信用风险最重要和可控的风险。根据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的分析结论,进而引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即寻找量化的方法对国内保理业务信用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其次,本文基于上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现阶段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从传统模式的信用风险评级理论和现代模式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两方面展开,通过对其含义详细阐述、优缺点,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内保理业务的实质,得出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及其拓展的适用性和可实施性。根据问题要求,接着构建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建立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模型的变量需求构建指标。本文通过构建指标的原则和重要意义为标准对指标进行筛选,得出有效评价保理业务信用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综合指标体系。接着,结合我国实情采用近几年累积的实践经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赋权,为下一步实例检验奠定基础。然后,本文以中小企业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取得定量指标数据,根据公司现有的经营状况结合行业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专家经验打分法统计得到定性指标数据。利用前面构建的模型框架,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实例研究,求得公司在现有信用等级情况下的应收账款的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就是保理业务的信用风险值。即保理商(银行)规避风险的量化依据。最后,通过对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值的分析,结合现有的其他风险,提出了为更好的发展保理业务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