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耗低、适用面广等优点,该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浑河生态景观带建设---沈抚灌渠抚顺开发区段生态修复工程”为课题背景,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沈抚灌渠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和稳定湿地的长期除磷效果,对石灰石、豆石和钢厂废钢渣的磷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得出,该湿地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15m3·m-2·d,三种基质的总磷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石灰石>钢厂废钢渣>豆石,因此在构建湿地时可以考虑以石灰石和钢厂废钢渣替代部分的豆石填料,以保障湿地在使用期内的长期除磷效果。根据前期小试实验基础,在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中,针对校园生活污水,选取了四个大小不一的低水力负荷,进一步研究水力负荷对湿地除污效能的影响。同时,对湿地内部溶解氧状态的分布、污染物在不同填料层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为了解该类湿地系统的处理机制以及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提供研究基础。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在低水力负荷下,两套试验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均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大,COD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增大呈逐级下降趋势。NH3-N的去除效果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两套湿地的NH3-N去除率均稳定在一个良好水平,去除率保持在86%-90%。TP的去除效果受水力负荷影响最大,其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增大逐级下降,q4负荷下的去除率较q1负荷下降了20%左右。(2)在不同水力负荷下,湿地中溶解氧分布状态相似,水力负荷对溶解氧的分布影响较小。适当的增加水力负荷,可以提高大气复氧和植物输氧的速率,改善湿地内部的缺氧环境。(3)不同的填料层具有不同的除污功效。湿地填料表面至湿地20 cm处,是COD去除的主要场所,去除率大于70%。湿地填料层20 cm至40 cm处是NH3-N去除的主要场所,去除率大于58%。TP主要是在湿地填料层20 cm-40 cm处以及40 cm-55 cm处被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