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深度调整阶段,发达国家及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逐步由宽松转向紧缩。目前我国处于实体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且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力逐渐降低,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上还存在较大空间,应重点关注前瞻性指引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工具上的使用。由于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资产价格等因素传导至实体经济以达到调控的目的,因此,金融市场的运行是否完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较大摩擦,已逐步衍生出金融资源错配的新形态,这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并从时间、结构和期限三方面总结金融资源错配的特征和突出表现,揭示金融资源错配的现象背后是商业银行、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衍生出的“三元套利结构”。“三元套利结构”的运行模式导致了金融资源的期限性错配,其最终投向导致了金融资源的结构性错配。其次,从理论上分析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象对前瞻性指引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的影响,推论在我国金融市场资源错配的大环境下,央行施行前瞻性指引政策的有效性。此外,从实证上构建一个DSGE模型,详细描述金融机构之间跨市场、跨主体、层层嵌套的信用创造机制和监管套利模式,并将“三元套利结构”的勾稽关系嵌入到DSGE分析框架中,结论证实金融资源错配下呈现出的“三元套利结构”是制约前瞻性指引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阻滞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障碍。最后,在前面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三元套利结构”的微观监管与宏观调控、我国引入和使用前瞻性指引政策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确实提高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丰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