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芡实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水生蔬菜,富含多酚、多糖、氨基酸等多种功能性成份,具有滋补、健脾、补肾、养胃等中医理论功效,以及抗氧化、心肌缺血修复之功能,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芡实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水生蔬菜,富含多酚、多糖、氨基酸等多种功能性成份,具有滋补、健脾、补肾、养胃等中医理论功效,以及抗氧化、心肌缺血修复之功能,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降低血压、利尿、抑制癌细胞和细菌的生长。本文以芡实为试材,优化芡实壳、芡实仁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芡实多酚进行组分分析,同时研究芡实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芡实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超声辅助优化芡实多酚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芡实多酚工艺进行优化。响应面分析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如下:料液比为1:59(g/mL)、超声时间为51 min、提取温度为50℃、丙酮体积分数为48%,在此条件下,芡实壳多酚提取量为127.60 μg.g-1FW,芡实仁的多酚提取量为10.86μg.g-1FW。(2)HPLC-MS/MS法芡实多酚组分分析:本实验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芡实多酚物质,并采用HPLC-MS/MS法对芡实壳和芡实仁的多酚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成功检测出芡实壳多酚中的9种活性成份,分别是:金丝桃苷、阿魏酸、山奈酚、香芹酚、咖啡酸、槲皮素、芹菜素、芦丁、没食子酸。芡实仁多酚中的9种活性成份,分别是:阿魏酸、山奈酚、香芹酚、咖啡酸、槲皮素、芹菜素、芦丁、木犀草素、没食子酸。实验结果表明芡实壳和芡实仁多酚在组分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性。(3)芡实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在本实验中,测定不同浓度的芡实壳多酚提取物对DPPH、OH-和O2-清除率及其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最后结合芡实壳多酚提取物中l1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分布规律与其抗氧化性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影响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芡实壳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阿魏酸、没食子酸、香芹酚这几种成份密切相关。(4)芡实多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ANA-1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芡实壳多酚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对氧化胁迫的抵抗能力,400μg/mL芡实壳多酚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活力、总抗氧化力、GSH含量、GSH-Px活性、CAT、SOD等抗氧化酶活;显著降低MDA含量、LDH酶活。
其他文献
点石成金的是仙人,摇身一变的是神人。付翔把最普通的街边食品特色化、品牌化,从一个小老板成了知名的企业经营者……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3例来自两家同级别医院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的食管癌手术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族别、手术年代、手术医院、术者、肿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基因传递进病变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基因水平的治疗方法,它为克服难治愈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安全有效地将外源基因传递进靶细胞中。传统的转染方法大多是依赖于溶液介导的基因传递途径,基因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的效率较低且易被降解,这极大地限制了转染的效率。基于材料表面介导的转染方法具有原位定域性和长效稳定性等特点,为有效解决基因传递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
钢-混凝土组合梁由于其承载力大、截面高度小、自重轻、延性和抗震性能好等优势,在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领域应用广泛。预制装配式组合梁具有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缩短工期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能较好的适应现代结构对于“轻型大跨、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的需求,满足新型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体系的相关配套要求。鉴于此,本文对一种混凝土板中预留孔小,孔内填充材料为早期、高强、无收缩密实浇注料的预制装配式钢-
用ICI生产的PEEK/AS4复合材料为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超声检测技术,结合化学浸湿技术,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基体树脂聚集态结构和增强材料碳纤维的排列结
目的:研究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69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促进作用。 方法:将NCI-H69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共分4组,反义寡核苷酸组、正义寡核苷酸组、无义寡核
砌体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建筑结构类型,砌体亦是建筑功能区分隔的主要构造,是建筑饰面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砌体施工细部节点繁多,施工过程中难以进行精细化设计,基于BIM技
<正>当前的印染行业对稳定提高质量、节能、自动化以及非接触织物水分连续测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水分测定装置的生产厂家来说,尽早开发出使用方便、装备了先进软硬件
研究目的:DADS(Diallyl disulfide,DADS)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一种脂溶性单体有机硫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等方式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DADS能
目的 检测Elf-1与Rb蛋白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表皮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鳞状细胞癌(SCC)、15例基底细胞癌(BC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