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5年开始启动,历经数十年的探究和实践,使得数学基础教育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素养的发展,抽出包括数学建模素养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这要求除锻炼学生的“四能”之外,还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突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因此,数学建模素养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虽然数学建模素养多年前就被提出,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升高,但是数学建模素养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与教师与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有关。所以本文对重庆地区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差异作了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差异,为数学建模素养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数据支持。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收集整理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素养和数学建模的教学现状相关的资料。然后,依据相关文献对数学建模素养作了概念界定,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了划分。再从数学建模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关于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差异;通过深入访谈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根据产生差异原因,提出了促进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建议和措施。通过研究得出,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在数学建模知识方面,教师的知识积累显然比学生丰富,但还是缺乏全面性且不够深入,因此课堂施展情况不明显。在数学建模能力方面,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教师有相关的认识,但是日常教学涉及少,学生对相关能力的认知有明显的欠缺。在数学建模情感方面,两者都知道数学建模的价值意义但因实际情况的制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因为学业负担重而缺少对数学建模情感的正确认识。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发展现状让人担忧。基于重庆地区高中教师与学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从四个角度提出了促进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建议:教师数学建模素养提升角度、学校数学建模课程开设角度、课堂教学渗透角度和学生体验感悟角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从而促进数学建模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