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玉兰为马履一和王罗荣等人2006年在湖北五峰发现的木兰科新树种。其树形高大优美,花型多样,花色纯红,在科研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大价值和开发前景。但由于地理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缺,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红花玉兰种群面临濒危灭绝的危险,急需引种保护。红花玉兰引种北京,冬季越冬是限制红花玉兰在北京生长的主要制约条件。本文通过对北京引种红花玉兰的限制因子与防寒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红花玉兰在北京的顺利越冬生长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冬季冻害是红花玉兰在北京引种的主要障碍。导致红花玉兰冻害的主要限制因子包括外部环境因子与内部生理因子。①在外部环境因子方面,综合北京与五峰的气候差异分析发现,北京地区冬季绝对低温过低(达-18.3℃)和持续低温时间过长(平均温度低于0℃达3个月)是导致红花玉兰冻害的主要因素。②在生理条件方面,红花玉兰木质化程度过低,一年生枝条木质部所占茎干仅比为30.6%,低于同龄望春玉兰(36.9%)、二乔玉兰(38.0%)和黄玉兰(59.8%)。红花玉兰休眠物候滞后,落叶末期分别晚于黄玉兰和二乔玉兰17天和20天。树干液流动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表明,休眠前期红花玉兰的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低于黄玉兰和二乔玉兰,液流下降峰期也比黄玉兰和二乔玉兰晚10天左右,再次说明其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感应迟钝,休眠前准备不完全,最终导致越冬冻害。2、通过采取不同物理防寒措施和施钾生理防寒措施发现:①各物理防寒处理下1-3月平均温度依次为:80cm深度假植(2.73℃)>50cm深度假植(1.42℃)>30cm深度假植(-0.34℃)>保温棉(-2.48℃)>防寒棚(-2.38℃)>风障(-3.33℃)>空白对照(-3.91℃);空气相对湿度依次为:防寒棚(57.69%)>保温棉(51.24%)>风障(39.98%)>外界(38.12%);风速方面,风障内平均总风速为0.53m.s-1,低于外界一倍左右,特别是风速较大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假植和防寒棚内部没有风速干扰;适当施钾有利于红花玉兰木质化,各处理8-10月木质部总增长比例为K1(49.8%)>K2(45.3%)>K3(25.8%)>K0(24.3%)。②物理防寒措施冻害指数依次为:80cm假植(0.25)<50cm假植(0.36)<30cm假植(0.93)<防寒棚(1.63)<风障(2.86)<空白(3.40)<保温棉(3.43),秋季施钾处理的冻害指数依次K2(0.66)<K1(0.70)<K3(1.54)<K0(1.93),综上说明秋季适当施钾、假植和搭设防寒棚对红花玉兰的越冬均具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原因为适当施钾能有效增加红花玉兰茎的木质化程度,而假植和搭设防寒棚对温度、湿度和风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