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股权激励在我国实施的有效性颇受争议,作为激励对象的高管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在股票期权这件“合法”的外衣下赚取非努力性报酬,而分配股票股利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股票期权是公司采用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激励模式,它的激励收益取决于行权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价差,压低行权价格,提高股票价格,即“低买高卖”是实现激励收益的关键。分配股票股利的影响,一方面是,在我国股利保护型股票期权的背景下,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会随着除权而相应地向下调整,另一方面是,高额送股或转增股本的行为会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追捧,因除权而下降的股票价格在填权效应的作用下飙升。由于股票股利能够成为股票期权“低买高卖”的助推剂,它很有可能受到股权激励公司的青睐。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高管很有可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股利分配政策,即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的股利分配产生了影响。本文以股票股利分配为切入点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理论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提出了高管股权激励对股票股利影响的假设,并进一步分析提出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可能存在着差异。以2009-2013年期间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股票股利且分配水平更高。(2)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对高管的激励强度越大,分配股票股利的可能性越大,且股票股利的分配水平越高。(3)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激励强度对股票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水平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健全股票股利分配的相关法规、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进一步规范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行为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