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滨海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它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的复合体,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盐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还能降解大量的海水悬浮物和营养盐并且还有调节水文、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重要作用。滨海湿地比较特殊,位于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处。它的生理特性同时受这两种环境的制约。我国海域辽阔,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着众多的岛屿、河口和海湾,造就了丰富的海岸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较高。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岸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丧失滩涂面积大约有200万hm2,海岸湿地的丧失引起的海岸环境劣化、海洋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的问题将制约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将遗祸后人。胶州湾湿地是青岛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为重要鸟区。每年有许多珍稀鸟类迁徙经过这里,但是和我国其他滨海湿地一样胶州湾滨海湿地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20世纪50年代的盐田建设、70年代前后的填完造海、80年代后的养殖池围建、港口开发、临港工程等几波填海高潮致使胶州湾海湾滩涂面积大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胶州湾滨海湿地的修复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对滨海湿地的修复与重建的研究还基本处在理论阶段,主要研究湿地植被系统和栖息地功能的修复等,除了红树林修复的研究成果比较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其他研究基本上处在理论研究阶段,很少有成功的实践经验。针对滨海河口湿地的修复与重建的设计中需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方法来保障。本文重点针对胶州湾滨海湿地的修复与重建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胶州湾滨海湿地的破坏原因、破坏类型,结合国内外湿地修复的相关理论和措施,总结了胶州湾遭到破坏的湿地的修复理论,并结合所做项目洋河口湿地修复设计,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践验证。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生态美学和形态美学二元修复模式理论以及植物介入疗法理论。二元修复模式是将生态美学和形态美学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运用到湿地修复中来,这种生态美学和形态美学是基于最原始的湿地的面貌,即自然界中遭到破坏之前的滨海河口湿地的生态平衡的状态和自然线势、自然驳岸等的美感形态,尊重湿地的生态过程,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设计能力的湿地生态系统,既要重视形态美感的修复也要尊重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对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进行修复。笔者认为以自然为本、天然的、没有遭到人为干扰的湿地是最健康的,被干扰之前河口湿地的本源是美的,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的美。基于此将湿地的生态和形态按照这种原始美的原型进行修复设计,引导该滨海湿地自然做功,使其最终回归到原来的面貌,达到最终的自然平衡状态。植物介入疗法,该理论的建立灵感来源于医学上的介入疗法,在湿地生态系统地修复中植入本土适应能力较强、耐盐碱、耐水湿等并且有一定美观价值的植物群落,与上述二元模式修复理论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加快湿地自我设计、自我组织的过程。本文将胶州湾滨海湿地的修复设计分为植物、水体、微地形、驳岸等要素的修复,进行详细介绍,以寻求满足胶州湾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要素设计方法,并使之成为系统。同时针对在胶州湾湿地破坏比重较大的鱼蟹养殖池的案例——洋河口湿地进行实践研究,对上述理论进行验证。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同种类型的滨海湿地的修复,且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