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巨变导致了新的思想和理论的产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的考验,诸子百家既有争鸣又有互相借鉴及融合,先秦道法思想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之下产生了。作为积极入世的道家分支的黄老学派,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论,以道统领其政治思想,并把老子的无为、因循、虚静等理论运用于其政治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并改造了法家的政治主张,特别是引入了当时急需的法治思想,最终形成了黄老学派以道统法的道法思想;法家作为先秦时期对社会现实政治颇为关注的一派,一方面将自身的政治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后由韩非将法、术、势理论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完善的法家政治理论,另一方面为了弥补法家思想在哲学层面的论证不足,韩非在发展本派前学的基础上援道入法,引入道家哲学理论来论证和阐述法家政治思想的合理性、至高性,最终形成了法家学派道为法用的道法思想。黄老道法思想与法家道法思想既有区别又有着学术渊源上的联系,司马迁因此将老、庄、申、韩在《史记》中合为一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秦诸子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黄老思想、法家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是对道家思想特别是黄老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渊源及发展关系研究还不够多,还不够重视,很有必要对先秦诸子中这两派学术思想之间的流变关系作出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老子道论及其政治思想入手,阐明道是黄老及法家学派道法思想的连接点,然后对黄老学派代表著作《黄帝四经》、《管子》、《文子》、《鹖冠子》中的道法思想进行论述和发掘,同时又对法家学派代表著作《申子》、《慎子》、《韩非子》中的道法思想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黄老道法思想和法家道法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并从道与法的关系及对道与法的侧重和选择上对两派的道法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道法思想在两派之间的学术渊源及流变关系为基础,对两派道法思想的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在总结和对比先秦两派道法思想的基础上,揭示出先秦道法思想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历史借鉴价值。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相结合为基础对先秦道法思想进行研究,以期勾勒描绘出先秦道法思想的渊源流变关系,同时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黄老学派和法家学派的道法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在两派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揭示道与法的内在关系。先秦道法思想作为一种治国的政治理论,体现了黄老及法家两派之间的相互借鉴、改造和融合,两派道法思想既有渊源联系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一方面两派的道法思想都产生于救时之弊的历史背景之下,另一方面由于两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所提出的救世、治世方案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两派思想的互有长短恰好为它们之间的互相借鉴提供了条件。黄老学派在坚持和发展老子道论前提下引进了法治理论和以法治国的观念,并同时对法家的法治思想进行了符合黄老治国思理念的改造,可以说黄老道法思想是以道为最高原则自发形成的治国思想,法家则援道入法使道家哲学理论为法家政治思想服务,用君权和君法替代了道的至高无上性,实现了以道辅君、以道辅法。两派的道法思想正是这种互相取长补短的体现,而且在坚持各自核心理论的前提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道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