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渣制造的复混肥对土壤易变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已成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田间设置空白(CK)、纯化肥(NPK),以及基于高、中和低量灰渣的无机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各3个处理,研究玉米-小麦轮作条件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其主要结论如下:(1)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玉米抽雄期和小麦孕穗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提高3.25-5.00%,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5.63~6.92%。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提高量也略低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2)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在玉米和小麦拔节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提高-5.42-3.01%,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7.81~19.47%,而NPK处理降低了10.95%,CK降低了18.86%。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而提高量略高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3)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溶解性有机碳变化趋势相同,在玉米和小麦拔节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了17.03~23.20%,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3.00~4.28%,而NPK处理降低了26.71%,CK降低了41.34%。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而提高量略高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4)随着土层的加深和时间的推移土壤有机碳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易氧化有机碳是三种易变性有机碳指标中对复混肥施用最为敏感的易变性有机碳指标,与总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77;溶解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碳极显著相关,最大相关系数为0.972。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上海的民间工艺美术,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艺事业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予民间工艺美术行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民间手工艺人在1949年之前的旧社会,大多是仅能靠手艺糊口的匠人而已,有些甚至都沦落到在街头以手艺乞讨维持生计的地步。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他们政治上
该文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选用在大田、土培试验氮效率有显著差异的玉米自交系作为供试材料,研究这些品种根系对NO水平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生理机制,比较根系形成与氮素吸收的
The transmission of mobile wound signals along the phloem pathway is essential to the activation of wound-induced systemic response/resistance,which requires an
为提高植物在逆境下光合作用的效率、缓解叶片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光抑制程度,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胁迫下绣线菊叶片中花色素苷对光合PSⅡ功能的影响,以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快
期刊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地统计学则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二者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本研究以江门
期刊
@@
最近非洲科学家应用蚁酸对禾本科牧草及苜蓿干化率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应用1%的蚁酸对刈割下的禾本科牧草及紫花苜蓿分别进行处理与非处理的牧草进行对比实验。处理组和
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 constitute the most abundant portions of plant genomes and can dramatically shape host genomes during plant evolution.They also play
一、利用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是时间艺术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 ,不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 ,为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