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聚合物溶液驱替水驱滞留油过程中,相界面域流体的流动型态演变的问题,本文在聚合物溶液黏弹性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机理的基础上,运用高分子热力学、相界面热力学及现代热力学理论研究聚合物溶液与油水界面间的能量转换,研究聚合物溶液对油水界面的拉拽作用,分析可视实验中油丝的生成、断裂、聚并现象,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玻璃刻蚀薄片可视驱油实验及油水界面变形运移可视实验表明:滞留油的局部突起、增长、拉伸成油丝,油丝断裂、迅速回缩成小油滴,及不同小油滴的逐渐聚并,这是一个非平衡态不可逆过程。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界面形态的变化都是相界面能量转换的结果。聚合物高分子溶液具有网链结构,运动中显示出的黏弹效应直接关系相界面能量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加大聚合物溶液的流速、增加聚合物溶液的浓度、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或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均可使油水界面变形程度加大。聚合物岩心驱油过程是一个热力学开放物系,聚合物激活、迁移岩心水驱滞留油过程是一个油相由静止变为运动的非平衡过程。聚合物分子网链结构在通过岩心时发生形变,引起聚合物溶液自由能的变化。环境对岩心物系所做的功转化成聚合物溶液的内摩擦热及自由能变。分子量大、浓度高的聚合物溶液岩心压降高于分子量小、浓度低的聚合物溶液岩心压降。聚合物溶液流量的增加和岩心渗透率的降低均能加大聚合物分子网链的形变程度,增大溶液自由能变,增大聚合物溶液岩心压降。聚合物溶液在非平衡定态岩心稳流过程中遵循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物系自由能转变是聚合物溶液压能、动能、位能、流体相间的亲和势能及摩擦热的总和,并受油藏孔隙大小、分布特征的影响。在聚合物浓溶液中,聚合物高分子链彼此贯穿相互缠结形成分子网链结构,聚合物溶液自由能变与单位体积高分子交联网链数成正比,发生同样形变程度的聚合物溶液,其交联网链数密度越大,溶液的自由能变也越大。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变化能引起流体熵值的变化,依据热力学理论分析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物系的熵产生,可以判定出物系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的方向。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用自由能变和熵变判断聚合物驱油的程度,物系自由能平衡理论深化了聚合物溶液在油水相界面区域的流变学理论,认识岩心物系熵变是提高聚合物微观驱油效率关键所在。聚合物溶液流动时,环境做的功能使聚合物分子网链结构发生拉伸、剪切等形变,使聚合物分子熵值减少,环境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溶液自由能,而另一部分则消失在黏性耗散之中。聚合物溶液的自由能变联系着聚合物分子网链结构变形的回复推动力,即热力学力。聚合物溶液的拉伸应力是流体自由能对拉伸长度的导数,聚合物溶液的剪切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