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有“戏曲之乡”、“鼓吹乐之乡”的美名。唢呐在戏曲音乐和鼓吹乐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山西戏曲音乐和鼓吹乐的兴盛繁华直接推动了山西唢呐艺术的蓬勃发展,也由此确立了山西唢呐乐派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根据自然地形风貌、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方言差异等进行划分,山西有晋南、晋北、晋中和晋东南四个文化区。本文将依照这四个文化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各地区唢呐艺术的区域史和艺术风格,然后通过比较的方式,汇聚出独具山西特色的唢呐艺术风格,以达到继续整理山西唢呐曲牌,发掘其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探究其演奏技法的目的。本文首先追溯了唢呐传入中国及演化的历史,深度探究了山西境内唢呐音乐的分布与发展,重点是唢呐在鼓吹乐中的存在形式。其次,对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区域唢呐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有唢呐的文化区域划分、唢呐演奏形式、形制构造、唢呐常用曲目与艺术特点、调式特点与代表作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晋北、晋中、晋东南、晋南的唢呐艺术风格,进一步总结了山西唢呐艺术风格的共性与地区差异。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让唢呐演奏者在吹奏山西各个地区风格乐曲时,通过加深对山西各个地区唢呐艺术风格的理解,能够更加准确把握其艺术特色与韵昧,便于唢呐爱好者规范学习山西派唢呐,并为学界今后进一步研究山西唢呐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