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互联互通是深层次网络化运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单线运营组织模式,互通运营模式下客流特征及分布规律更加复杂。为发挥网络化运营的优势,有必要深入研究乘客出行规律和网络化客流特征,针对性地优化行车组织方案,从而提升客运服务质量。既有研究大多宏观地建立网络客流分配模型,未有效考虑开行列车的多样化、差异化特点,随着互通运营模式的实施,列车开行将变得较为复杂,客流-车流间交互耦合关系更为紧密。为此,本文以重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互通是深层次网络化运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单线运营组织模式,互通运营模式下客流特征及分布规律更加复杂。为发挥网络化运营的优势,有必要深入研究乘客出行规律和网络化客流特征,针对性地优化行车组织方案,从而提升客运服务质量。既有研究大多宏观地建立网络客流分配模型,未有效考虑开行列车的多样化、差异化特点,随着互通运营模式的实施,列车开行将变得较为复杂,客流-车流间交互耦合关系更为紧密。为此,本文以重庆轨道4号线-环线互通运营为背景,首先对比分析跨线列车开行前后的客流特征,随后提出互通运营模式下的客流分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互通运营模式对客流特征的影响分析。根据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实际客流数据,采用“事前-事后”对比分析跨线客流变化,分析进站流、换乘流及断面流特征。结果表明,跨线互通列车开行不仅能够诱增新的客流需求,而且将影响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同时客流的变化与列车开行方案具有密切关系。(2)互通运营模式下的客流分配方法。考虑跨线客流特征和互联互通运营特点,首先构建以行车交路为基础的乘客出行网络,并提出K短路径搜索和有效路径集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超路径的乘客路径选择模型和客流分配方法;最后对重庆轨道交通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具有一定有效性。(3)互通运营模式下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针对行车交路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互通模式下的备选交路集搜索算法,进而以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和无直达交路乘客数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针对快车停站方案优化问题,在乘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乘客节约时间和车底节约数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重庆轨道交通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开行方案优化方法可在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乘客服务水平。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可为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其他文献
安全是高铁施工和运行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保证联调联试各项试验顺利进行的前提。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仍在进行大量的建设,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会有许多新建的高铁投入运营,联调联试是新建高速铁路动态验收的关键环节,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确保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按照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项目工作阶段结合测试项目的方法,通过问卷调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向城市聚集,这种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在为城市带来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病”。其中,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始终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口的大规模聚集使得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供给失衡。由于交通拥堵的产生与区域的道路交通供给能力直接相关,当路网通行能力超过道路通行能力供给的上限后就会产生交通拥堵。所以,合理调节与控制区域路网的实际流入车辆数是缓解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车站环境复杂,线路密集,作业繁忙,调车车列的编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机车多为电传动内燃机车,制动方式以空气制动为主并且制动过程具有迟滞性,这些因素对司机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导致经常出现冒进信号、挤岔、脱轨等事故,严重影响作业安全和作业效率。因此,开展站内调车安全防护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站内调车安全防护的关键在于对调车车列实现安全精确定位,对车
中国传统村落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我国历史变迁的缩影。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为人们带去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我国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迫在眉睫。为了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首先得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只有在认识传统村落本身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明确把握地域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保存历史原真性的同时找到能够使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道路。我国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从田野调
信号系统安装调试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面临工期紧、任务重、配合专业多、现场环境复杂等不利条件。同时,由于多专业混合、交叉施工的情况客观存在,各专业各自为战,施工现场缺乏统一管理和信息互通,现场环境瞬息万变,某一方的失误可能对他方构成严重的安全危害,现场安全管理难度极大。而信号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过程中保障行车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系统,其安装调试期的质量和安全历来受到各
电力线故障是影响高速铁路供电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故障处理采用配电所跳闸切除,造成整条供电臂全线停电;铁路供电状态监控缺乏动态显示功能,不能显示故障位置,不利于快速处理应急突发状况。为此,本文对高铁电力线的安全供电保障和动态可视化监控展开研究。针对高铁电力线故障切除停电范围大、供电恢复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安全供电保障策略:线路故障时故障点两侧箱变开关跳闸闭锁、两侧配电所重合/备自投,实现快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储能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城轨再生能量利用问题的主流方案,包括地面式和车载式两种应用形式。由于单一的地面储能系统或车载储能系统都不能在保证节能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再生制动回收失效发生的概率,因此为了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本文提出用车载储能系统代替制动电阻,与地面储能系统结合共同吸收再生制动能量并稳定牵引网电压,有效抑制再生制动回收失效的发生。围绕车载-地面储能系统的应用,就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伴随着中国铁路的迅猛发展,路网不断加密,铁路技术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但同时,国家铁路网密度的结构不均衡也愈加明显。在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全面转向创新驱动的背景下,我国铁路是否实现了从要素和投资拉动到创新主导的转变?进而,路网密度在铁路全要素生产率(TFP)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二者存在怎样的关联。本文通过测算铁路动态TFP指标,并对其演进过程与路网密度的关系做理论分析和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背离,动量效应代表资产价格延续以往的涨跌趋势,反转效应则代表资产价格与之前的涨跌趋势相反,这两种持续存在的现象在传统的金融框架下显得格格不入。随后,行为金融学逐渐发展,带给了学者对这两种异象新的思考方向。大部分学者认为动量效应源于投资者对于当前信息的过度反应,反转效应则对应于金融市场对过度反应的修正。在以上理论基础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我国黑色系期货市场的动
车联网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在5G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帮助下,车联网市场衍生出了大量时延敏感型和计算密集型应用。这些应用虽然可以提高驾驶安全并改善当前交通状态,但是给车辆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缓解上述矛盾,移动云计算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相继被引入到车联网中以提供计算卸载服务。此时,有效的计算卸载策略对于降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