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大气化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也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二次有机污染形成、大气氧化能力、人体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大幅度上升,组成越来越复杂,其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已成我国目前以及将来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进行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论文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10年7月~2013年5月济南市中心城区56种VOCs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水平,并结合泉城广场同步采集的O3、PM2.5等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探讨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因素,计算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采用PMF模型进行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解析,进一步结合重点行业VOCs排放源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工业来源,据此提出了济南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济南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VOCs的主要物种是C3~C5的烷烃、乙烯、丙烯、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等。选取其中的乙烷(Ethane)、丙烷(Propane)、异丁烷(Iso-butane)、正丁烷(n-butane)、环戊烷(Cyclopentane)、异戊烷(Isopentane)、乙烯(Ethylene)、丙烯(Propylene)、顺-2-丁烯(Cis-2-butene)、苯(Benzene)、甲苯(methylbenzene)、间/对二甲苯(M-/p-xylene)、邻二甲苯(O-xylene)、环己烷(Cyclohexane)14种含量排名最靠前的VOC作为本论文的目标化合物。在2010年到2013年的这四个年份中,TVOCs和目标化合物的总含量呈整体缓慢下降的趋势。 (2)就TVOCs的季节性而言,在2011年,浓度变化趋势为春季<冬季<秋季<春季;在2012年,浓度变化趋势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每天的浓度最高峰出现在上午的10时左右,浓度为35μg/m3。每日的TVOCs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上午的10时,浓度为35μg/m3。每天的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时到17时,浓度为6μg/m3。上午从6时-10时TVOCs小时浓度逐渐升高,变化范围是18μg/m3~35μg/m3。到12时-17时,TVOCs浓度逐渐下降,逐渐趋于稳定,变化范围是6μg/m3-8μg/m3,21时到上午5时,TVOCs浓度保持稳定,变化范围是9μg/m3-19μg/m3。乙烷、丙烷与PM10、 PM2.5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O3含量与乙烷、丙烷、乙烯、异丁烷的含量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丙烯的含量变化与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首要目标化合物乙烷、乙烯、丙烷、异丁烷与PM2.5的相关性最大的是异丁烷,其次依次是是丙烷、乙烷、乙烯。TVOCs与PM2.5满足方程y=0.8645x+48.013,R=0.5890,目标化合物TVOCs与PM2.5满足方程y=1.6429x+43.114,R=0.604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TVOCs的浓度与PM2.5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TVOCs了影响PM2.5生成。 (3)2010年-2013年间SOA贡献较大的7个VOCs分别是甲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基苯、邻-乙-甲苯、间-二乙基-苯、1,3,5-三甲基苯,其贡献率依次为27.94%、10.89%、10.72%、7.67%、5.49%、4.07%、3.78%。 2010年-2013年间每年对OFP贡献最大的VOCs有乙烯、顺-2-丁烯、甲苯、反-2-丁烯。它们的平均贡献率为15.43%、6.30%、5.85%、5.94%。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贡献都很大的是间/对二甲苯、1,2,4-三甲基苯、邻二甲苯,他们的贡献是8.36%、4.92%、5.72%。在2011年2012年这两年贡献都很大的是顺-2-戊烯和1,3,5-三甲基苯,它们的贡献是4.32%和4.10%。 (4)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这1整年的时间的环境空气数据的特征污染物的PMF源解析结果显针,燃烧源的比例是21.51%,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是37.87%,有机试剂挥发源的比例是20.18%,工业源的比例是20.54%。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是特征污染物中贡献最大的污染源。 HYSPLIT-4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济南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含量也受其他地区的空气的影响,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