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该项目一直是国家政策,但是否有效则需要社会的检验。学界一直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改善或增长作为有效交通基础设施的标杆。在以往的研究中,解释的方法一般是研究宏观角度下交通基础设施与各个对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维度上大多采用的是区域(市、县)或省级层面的数据,这种分析比较宏观,研究对象比较宽泛。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以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来实证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并就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企业成本、资源配置、企业学习借鉴和人力资本这些途径。在实证部分,本文用LP法测算2000-2007年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依旧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比较符合近年来的现实情况,也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的结论一致。然后,在控制了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地区的非农化变量、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度等变量后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全国范围、分东中西部地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1)交通基础设施整体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且其中的铁路、公路等类型的基础设施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2)该影响地区差异性比较显著,东部的效应是最好的,中西部其次。并且只有东部地区的铁路基础设施和公路基础设施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这一途径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3)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与企业所有制类型有关。交通基础设施对港澳台和外资控股的企业积极作用最大,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积极作用较小,而对私营企业积极作用最小。 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如何更好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强,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且希望建设和利用的效率能够增加,以此充分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