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动因及其效果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大融合与全球化的的大环境下,并购作为资本市场永恒的主旋律,是企业实现迅速资本增值的途径之一,因此越来越受企业关注。通过并购,可以促进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资源配置的广泛性,进而达到共享优势资源,实现多方共赢的经济目标。政府在政策上也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并购,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借以推进国有体制改革,改变国有经济布局,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并购最早起源于西方,在国际上俨然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渗入,企业并购至今已经历过多次并购浪潮高峰,这又反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就我国而言,经济发展起步本就较晚,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发展腾飞,导致我国企业并购的步伐远远慢于西方国家。受西方并购浪潮影响,自1997年追溯起,我国企业并购虽起步较晚,但已屡见不鲜,也曾经历过几次并购高峰,并购结果却各有差异,企业并购问题也就成为国内企业财会及金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已经就我国企业并购做过不少研究,研究的方向也各有不同,有从理论上对并购动因进行研究,有从实证上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而结合具体案例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较难全面直观地认识企业并购对企业的具体影响效果。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这一典型的企业并购案例为例,在研究企业并购的动因基础上,并深入分析并购后的效果,进而归纳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结论与启示,提出可行性建议并适当加以推广,为已经上市和计划上市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与归纳了与并购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在充分了解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为例,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其效果,具体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着重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了学者们对企业并购动因及其绩效的研究概况,总结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企业并购的理论概述。该部分首先从概念、类型等方面对企业并购进行基本概述,其次阐述了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最后总结了几类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为后文对上海家化并购案的分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案例介绍。该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双方并购之前的基本情况,其次对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并购背景及并购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并购双方的并购动因分析。该部分先从多元化经营、实现协同效应、获取投资收益等方面对中国平安参与并购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再从提高竞争实力、实现体制转变、国家政策推动等方面对上海家化出售股权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第五部分是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效果分析。该部分重点分析了目标企业上海家化的并购效果。通过查阅和统计相关的财务官方数据,重点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杜邦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上海家化并购前后的效果分析,并选取较为典型的同行业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同时结合非财务指标进行补充分析。此外,还从股票市场和目标实现角度简要分析了该并购行为对中国平安的影响,并简要阐述了上海家化并购后业绩效果的原因。第六部分是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研究结论与启示。该部分在上文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成功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契机;从并购效果来看,并购双方均实现了预期的并购绩效;并购后,并购双方需要完善并购后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启示性建议,明确战略契机和并购时机,合理选择意向企业;做好尽职调查,实现风险管理;注重资源整合,实现并购目标。
其他文献
<正>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书法
作者结合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经验,着重阐述了在卷板成形、焊接等关键工序上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辽宁工业大学学生的学风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我校学风状况的总体评价较好,学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良好的学术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对此,高校需坚定信心
<正>山西专员办在非税收入清算时了解到,目前我国彩票行业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彩票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各单位财务人员因为对
<正>"网络写作"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网络—写作"。从写作的历史学上来看,网络—写作进一步加剧了写作的视觉形而上学霸权,继续对听觉感观的意义诉求施以空前的历史暴政,并
受诗歌不可译论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双重影响,目前,国内著名旅游景点介绍中译者对于古典诗词大多采用了删减的翻译策略。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国内目前经贸旅游资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