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TP差异经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及利益协调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加剧,循环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闭环供应链作为循环经济实现的一种方式,它使物料在闭环供应链中循环流动,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Willnessto pay, WTP)是有差异的,其具体表现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上,进而将对制造商的再制造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有关再制造的研究大都建立在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无差异的条件下,因此,有必要对基于WTP差异化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和协调机制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在假定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无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单一垄断制造商和需求市场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给出了两周期和多周期下的制造商最优定价策略。算例表明再制造节约成本临界值对制造商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制造商会在前面的周期以较低的价格去增加市场份额,在随后的周期内会增大生产再制造产品的比例。  (2)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有差异的基础下,提出了基于WTP差异化的两周期和多周期制造商最优定价策略,并通过算例比较产品无差异和WTP差异化条件下的两周期制造商决策结果。结果表明,考虑WTP差异化对制造商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制造商的效益,能促使企业改进再制造工艺,另外必须严格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来约束企业对再制造产品进行标识,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在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有差异的条件下,建立了以第三方回收为基础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了五种决策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及相关参数的变化,通过shapley值法对集中决策下的整个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效益进行分配;最后利用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比分散决策更有效率,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接受。
其他文献
随着精益生产方式的不断推进,通过谋求员工个人绩效水平的持续提升实现企业组织整体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在资源条件、生产能力、产品设计更新等方面相对不足的中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