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增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多层砖混和框架结构进行增层改造时,增层部分多采用轻钢结构,这样就形成了“上柔下刚”的竖向不规则混合结构。这种混合结构的地震反应远比增层以前要大很多,因此被现行设计规范限制使用。原有建筑建造时抗震设防标准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因此应对增层后的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传统的抗震加固方法主要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或者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结构“上柔下刚”的本质特征,并且会增加结构的刚度,可能引起更大的地震反应。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隔振层,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传递,从而减少结构地震反应的技术,分为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层间隔震是将隔震层放置在上部结构的某两层之间,使整个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阻尼增大,对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间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目的。本文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三层砖混房屋增加一层,采用轻刚门式刚架,形成的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原建筑物、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增层和直接增层的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增层后结构各层的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的层间剪力比原结构增加了约26%,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的层间位移增加了约23%,结构的位移和承载力已经不满足要求;而采用层间隔震技术的方案,多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比原结构减小了约60%,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的层间位移减小了约55%,可以保证增层后结构的安全。隔震层采用组合体系时,减震效果优于全部采用铅芯橡胶支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结合某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案例,对该项目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部分内容作了分析,主要从道路平面设计方案、纵断面设计方案、横断面设计方案及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等内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相关的p53蛋白表达与巴雷特食管、食管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1~12月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的50例巴雷特食管患者及25例食管腺癌
本课题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电磁学中电工钢片及其组合结构综合电磁特性的精细模拟”(基金号:50777042),是组成该项目的一部分。变压器杂散损耗的准确计算与叠片
本文介绍了辅助动力装置(APU)系统的状态监控系统和健康管理系统的组成、构架及原理,对APU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测进行了剖析,给出了处理和预测APU故障的基本思路。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非常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与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及凋亡等诸多过程相关。由于该通路的异常活化与非小细胞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其化学名称是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主要应用于农业害虫和城市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毒死蜱是全球应用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性,为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采用人际关系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开展匿名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甲硫氨酸中间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作用可导致脂质过氧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H型高血压研究的逐步加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提高纸张或纤维疏水性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施胶法、纤维素接枝改性法、表面涂布法、溶液浸渍法以及生物法改善纸张或纤维的疏水性,阐述了其改善疏
随着汽车、家电、航天工业等高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零件表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抛光费时费力,而且精度都难以保证。利用数控机床抛光,由于受夹具尺寸的限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