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惊厥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本文通过对小儿惊厥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小儿惊厥病因病例特点及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惊厥用药特点,对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小儿惊厥做出有益的探索,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惊厥优势,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小儿惊厥提供思路。方法:本课题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468例/次临床资料较齐全的住院病例进行整理,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月份、疾病转归、发作形式、惊厥持续时间、一次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既往惊厥病史、西医诊断及记录惊厥患儿的原发病,辅助检查如颅脑CT、MRI、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的归纳分析,治疗上中药、中成药使用情况。将数据录入至EXCEL,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主要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小儿惊厥男女性别比为1.98:1,年龄分布方面以1~3岁患儿人数最多,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以6-7月、12-1月较多。2.儿童惊厥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本研究中,导致小儿惊厥的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占78.13%,热性惊厥病因中又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60.94%。除原因不明外其余的病因依次为:癫痫、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电解质紊乱及其他非感染性疾病。3.不同病因在性别分布上不具备显著的差异性,各个病因在男性分布上较多一些,女性稍少,但是整体上男女性分布均较多,比较均衡。不同病因在年龄上具备显著的差异性,大多数病因的年龄分布均在1岁以上;不同病因在不同季节分布上具备显著的差异性,如热性惊厥以夏季多见,中毒性脑病以秋季多见等。4.临床所见的惊厥中,以发热性惊厥常见,但并非所有感染性惊厥可见发热,部份非感染性惊厥也可由发热诱发,大部分惊厥患儿表现为全面性发作。5.大多数惊厥在5分钟内可自行缓解,15.05%的患儿在一次惊厥中出现2次或以上惊厥发作,既往曾有惊厥病史的患儿,在今后生活中惊厥复发率较高,达40.39%。6.脑电图是诊断惊厥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惊厥的确诊、临床发作分型和转归分析均有重要价值。7.大多数惊厥预后良好,临床医师应对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提高患儿家长对惊厥的临床特征、预后等正确认识,指导家长掌握院前处理及预防的方法。8.中医药治疗小儿惊厥具有独特的特点,解热是治疗小儿惊厥之首要,其次,应注重化痰、息风、平肝等。结论:小儿惊厥具有其独特发病性别、年龄及时间特征,其发病病因多样,严重情况各异,在临床诊治中,应根据其应根据小儿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病例特点,详细搜集病史,仔细进行检查,综合分析,尽早明确病因,以便针对病因行特殊治疗和判断预后,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惊厥方面有其特点及优势,解热为治疗小儿惊厥的首要,其次,还应注重化痰、息风、平肝等,掌握小儿惊厥中医辨证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惊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