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了近代以来的曲折道路,民俗终于从文化负担转变为文化资源(费孝通,2001),民俗受到尊重和珍视后,“中国民俗”这个概念被凸显出来。语言无法脱离文化的底座而独立存在,要学习第二语言,就必须要了解第二文化,而民俗文化正是构成人类的民族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钟敬文,1998)。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课”(简称为对外民俗课)是面向中高年级留学生,旨在向其传播中国的民俗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门文化类选修课程。本文从中国民俗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出发,以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民俗和留学生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民俗课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对外民俗课这一课程设立的必要性以及独特性;同时也对目前一些正在使用的对外民俗课教材做了调查,并着重分析了北京语言大学使用的舒燕的《中国民俗》和暨南大学使用的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概观》。本文认为民俗课作为对外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本身应与中文系的民俗学相区别;而从中国民俗事象本身的特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留学生对于民俗课授课方式的需求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民俗课应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乐、电影、纪录片、动画等。在选择中国民俗多媒体素材时,应遵循代表性、准确性和趣味性等原则,还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对素材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最后考虑到文化教学应服务于语言教学这一目标,对外民俗课上也应适当安排一些配合语言教学的知识点。(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2010年暑期汉语培训短期班的中高年级80余名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民俗”调查问卷,着重分析了他们潜在的学习中国民俗的兴趣情况以及他们对民俗课的教学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