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西丁对犊牛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内蒙古地区奶牛和肉牛养殖业的发展,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持续、反复、难治性感染,是否与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大肠杆菌生物被膜阳性菌株对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否敏感?敏感药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何作用?是否可以通过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本课题旨在阐明内蒙古地区犊牛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和耐药情况,以及生物被膜阳性菌株的敏感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基因lux S、mot A、fli A、pfs和csg D的表达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到的病料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大肠杆菌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确定分离株敏感药物,选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且多重耐药的菌株进行后续研究;在96孔板中,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强成膜能力菌株的黏附值(B)以及药物对分离株黏附值(B)的影响;使用XTT试剂,测定生物被膜的生长速率以及药物对生物被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利用24孔板和细胞爬片制备生物被膜,使用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以及不同浓度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量的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lux S、mot A、fli A、pfs和csg D表达量的影响。在104份犊牛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得到51株大肠杆菌。51株大肠杆菌中,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中、弱以及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菌株分别占25.5%(13/51)、17.6%(9/51)、25.5%(13/51)和31.4%(16/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甲氧苄啶(90.2%)、磺胺嘧啶(78.4%)、四环素(98.0%)、多西环素(70.6%)、氨苄西林(84.3%)、头孢噻吩(68.6%)和头孢噻肟(68.6%)等药物耐药,对头孢西丁(9.8%)和美罗培南(0%)敏感。92.2%(47/51)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耐3类或3类药物以上),生物被膜阳性株中94.3%(33/35)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51.4%(18/35)的菌株耐6类药物。由于生物被膜阳性菌株对头孢西丁敏感,后续试验选取头孢西丁进行研究。选取耐药表型最为复杂的7株生物被膜强阳性菌株作为后续黏附值(B)试验菌株。黏附值(B)试验结果显示,头孢西丁可以极显著降低7株生物被膜阳性菌株的黏附值(B)。由于38号菌株的黏附值最高,成膜能力最强,所以后续研究围绕头孢西丁对38号菌株生物被膜的影响展开。结果显示,头孢西丁能抑制38号菌株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效应呈现浓度依赖性。QPCR结果显示头孢西丁在1/2 MIC和MIC处,均极显著下调生物被膜形成的正向调控基因lux S、mot A、fli A、pfs和csg D的m RNA的表达量,因此头孢西丁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减少作用可能与头孢西丁下调以上正向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综上所述,犊牛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阳性菌株流行率为68.6%;51株临床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性严重,分离菌株对美罗培南和头孢西丁敏感;头孢西丁可能通过调节luxS、motA、fliA、pfs和csgD的mRNA的表达来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其他文献
苦荬菜属(Ixeris polycephala Cass.)植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目前对驯化苦荬菜植株中活性成分的分布、动态积累以及适宜的提取工艺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自主培育的国审驯化牧草品种——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Mengzao)为原料,利用液质联用和气质联用技术,旨在分析蒙早苦荬菜中化学成分及其主要
本论文以青年驴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和低温时福利化管理对青年驴生长性能、基础生理指标、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青年驴科学管理及驴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共分为四个试验部分。试验一:高温时福利化管理对青年驴生长性能和基础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青年母驴,分为四个处理组:部分透光单层顶棚组(对照组)、隔热棉顶棚组、隔热棉顶棚+风扇组、隔热棉顶棚+风扇+喷淋组
植物在生长发育中物质组成会有明显的变化,但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是否存在变化,鲜有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化,植物同位素研究多集中木本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涉及到荒漠草原上的草本植物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荒漠草原10种植物叶片碳氮同位素的分析,探索荒漠草原植物生长季的同位素变化规律,以及放牧对其的影响,为了解荒漠草原植物生理生化提供微观指标依据。主要
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荒漠草原受到水分和养分双重限制,对全球变化有着先行指示者的作用。研究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可为全面分析和评估全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地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外源氮素添加和水分变化模拟氮沉降和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且秸秆中富含大量牲畜可食用的营养成分。玉米秸秆饲料收获机种类较多,其中一次可完成捡拾、粉碎和抛送作业的牵引式秸秆收获机是较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秸秆收获的机型,但在我国西部一些土壤总体含沙量较高的地区,牵引式秸秆收获机在捡拾粉碎秸秆时,易产生玉米根茬与土壤之间接触松动或玉米根茬被拔出的现象,导致收获秸秆含杂率较高。本文以4JS-220型秸秆饲料收获机为研究对象,获取
豪猪是一种外观奇特的啮齿科动物,因背部长有长长的棘刺而出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豪猪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现皮肤因打斗发生撕裂的现象,撕裂后豪猪伤口的愈合及再生能力非常强,同时豪猪进化出非常独特的防御机制,背部长有锋利又坚硬的棘刺。豪猪的毛被类型复杂,但豪猪棘刺本质上同样是毛囊周期性生长的产物,但作为一种毛被的变异,在形态学上与普通的哺乳动物的毛发差异还是相当明显。本实验在积累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借助组
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不但产量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改善土壤、保护环境。将其压缩成草块,既可以解决由于苜蓿本身松散、杂乱无规则而带来的贮存和运输困难问题,还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牧草原有的营养成分。但目前国内外压缩成型的机械设备普遍存在关键部件磨损严重、生产过程能耗较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成型设备的推广使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利用振动减小摩擦及变形阻力、振动压实等原理,将振动力场引入到
葡萄(Vitis vinifer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与苹果、柑桔和香蕉并列为世界四大水果,但同时也是最易遭受病毒侵害的果树之一,病毒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设施葡萄和露地葡萄种植面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葡萄病毒种类及其分离物株系归类,本研究使用常规RT-PCR法对采自区内7个市区的69份葡萄样品进行14种葡萄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9种葡萄病毒,
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成灾的新害虫。本研究旨在克隆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Ca BP)基因,分析其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温度下的表达谱,应用RNAi技术明确其对沙葱萤叶甲3龄幼虫发育历期、体重及存活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其在沙葱萤叶甲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1.沙葱萤叶甲
泌乳期奶牛的高强度代谢以及泌乳前期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引起的脂肪动员加强,均会导致体内自由基蓄积过多,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引起产奶量和乳品质下降。壳寡糖(COS)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动物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其抗氧化能力与奶牛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COS缓解PBMC氧化应激的机理,为通过营养调控缓解氧化应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