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多年来,盈余管理逐渐成为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类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企业通过构建真实的交易或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施加影响从而对信息使用者的认识进行误导、人为的扭曲会计盈余所包含信息的含义。对于企业管理者与债权人来说,由于这种会计信息的误导,社会上的资金流入效率较低的企业,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样对于企业管理者与股东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同时进行不合理的投资,最终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之中,并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以上这些原因促使其成为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盈余管理所运用的方法,不同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企业行为的动机加上为实现目的所能采取的手段促成了企业行为的发生,动机是企业的主观愿望,来源于企业内部同时动机受种种现实条件限制,例如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企业,由于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限制,会对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产生不同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企业生命发展阶段所限,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也会有所不同。有鉴于此,本文正是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对制造业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一方面会对监管部门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增强对报表信息的识别能力。本文是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度量,同时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的方法与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在衰退期盈余管理程度最高,初创期与成长期其次,成熟期盈余管理程度最低。2.企业在初创期与衰退期盈余管理方向为正,成长期与成熟期盈余管理方向为负。3.企业在初创期倾向于利用收入指标、补贴收入与无形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成长期与成熟期没有特别依赖的手段;衰退期企业倾向于利用补贴收入和关联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