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代谢产物中起抑制致病菌和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成分是否具有一致作用,同时探索TGE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时,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细胞完整性及屏障功能的影响,为抑菌与抗病毒的益生菌制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中起抑菌和抗病毒的成分是否具有一致作用,采用酸、过氧化氢酶及蛋白酶等处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并利用琼脂扩散法(牛津杯法)和MTT法分别检测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及对TGEV感染IPEC-J2细胞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经酸、过氧化氢酶及蛋白酶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和抗病毒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经蛋白酶K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和抗病毒活性均明显减弱(P<0.05),表明培养上清液中对蛋白酶K敏感的物质抑菌与抗病毒能力具有一致性。为研究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细胞完整性的影响,先将代谢产物与病毒共同孵育后感染IPEC-J2细胞,试验组为代谢产物预处理病毒,同时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MRS培养基处理组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检测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析细胞分化、ATP酶(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分析细胞活性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形态变化为正常细胞对照组细胞大小均匀一致,排列紧密,呈不规则圆形,胞浆透明,无颗粒;病毒对照组细胞为细胞形态消失、细胞皱缩变圆直至碎裂,脱落或整个细胞发生肿胀,胞浆呈颗粒样变化,拉丝、空泡化、细胞间距拉大。MRS培养基处理组较正常细胞对照组变化不明显。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细胞间距缩小,呈紧密排列,细胞抱团。试验组较病毒对照组可维持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破碎脱落的细胞明显减少。正常细胞组细胞增殖情况随时间关系呈递增趋势,细胞增殖情况为正常细胞组细胞增殖情况随时间关系呈递增趋势,病毒组细胞增殖情况随时间关系呈递减趋势。MRS对照组和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较正常细胞组对细胞增殖情况影响较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细胞增殖效果明显提升。细胞分化情况为随着TGEV感染时间的增加,病毒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中AKP活性呈上升趋势,病毒对照组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MRS对照组和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较正常细胞组对细胞AKP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组AKP活性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细胞活性情况为随着TGEV感染时间的增加,病毒对照组细胞中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病毒对照组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细胞对照(P<0.05),MRS培养基处理组和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组ATPase活性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再次以TGEV感染IPEC-J2细胞为模型,集中探索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是否通过维持或改善Clacudin-3(CLDN-3)蛋白、Cytokeratin-8(KRT8)蛋白Mucin-1(MUC1)蛋白mRNA表达来保护细胞的屏障功能,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益生菌预防TGEV感染的机制。试验分组同上一部分,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不同时间点CLDN-3、KRT8、MUC1三种蛋白mRNA的表达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常细胞对照组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MRS培养基对照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对细胞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呈明显上调作用(P<0.05),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相比,处理12h后,MUC1、 CLDN-3及KRT8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处理24h、36h和48h后,MUC1、 CLDN-3及KRT8蛋白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