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被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连接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植被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常被用作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植被物候是指植被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以年为周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植物不断适应季节变化而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本文基于MOD13C1数据,采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动态阈值法、导数法、六项式拟合四种方法提取植被四个物候参数:返青期(Start o
【基金项目】
: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96114401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S04016);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21ZD00450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019CG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连接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植被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常被用作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植被物候是指植被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以年为周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植物不断适应季节变化而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本文基于MOD13C1数据,采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动态阈值法、导数法、六项式拟合四种方法提取植被四个物候参数:返青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峰值期(Peak of Growing Season,POS)、枯黄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和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探讨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物候期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中国北方植被返青期在第93~166天之间波动,平均为第122天,植被生长峰值期主要集中在第176~226天之间,平均为第215天,植被枯黄期主要出现在第256~295之间,平均为第284天,植被生长季长度在137~241天之间。整体上,植被返青期提前趋势显著,呈提前趋势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3.3%,14.2%的区域显著提前,提前幅度约为1.70d/10a,植被生长峰值期呈提前趋势的面积约占63.3%,11.1%的区域显著提前,提前幅度约为1.10d/10a,植被枯黄期呈提前和推迟趋势的面积基本相同,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3%和56.8%,5.2%的面积呈显著提前,7.4%的面积呈显著推迟,推迟的幅度约为0.74d/10a,植被生长季长度延长趋势明显,呈延长趋势的面积约占70.9%,17.1%的区域显著延长,延长的幅度约为2.43d/10a。(2)SOS与春季气温约66.7%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即春季温度不断升高将提前植被返青期时间,植被随着冬春季节降水的增多,SOS提前较明显,SOS与冬季节日照时数主要以正相关为主,约占59.9%,与春季日照时数呈正相关的面积有所下降,约占45%。POS与当年春季气温呈负相关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4%,POS与夏季气温呈负相关的面积占50.5%。春季降雨量的增加会提前植被峰值期,而夏季降水的增多则会推迟植被峰值期。POS与春季日照时数呈正相关的面积占研究区的52.8%,与夏季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的面积占55.6%。夏季温度的升高可能会使植被枯黄期提前,而随着秋季温度的升高植被枯黄期则显著推迟。枯黄期与夏秋季降水主要呈正相关关系,即夏秋季节降雨量的增多会延迟植被枯黄期。枯黄期与夏季降水呈正相关的面积约占研究区的52.9%,而与秋季降水呈正相关的面积稍有增加,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2%,此外,3.3%的地区降水的增加将导致植被枯黄期提前,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部等高海拔地区及新疆天山以北、研究区东北部等高纬度地区。枯黄期与夏、秋季日照时数主要以负相关关系为为主。(3)在像元尺度上,90.3%的区域SOS与POS呈正相关关系,58%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62.1%的区域SOS与EOS呈正相关关系,20.3%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98.1%的区域SOS与LOS呈负相关,87.7%的区域呈显著负相关,且SOS提前1天,POS和EOS将分别提前0.50天和推迟0.01天,LOS将延长1.01天。90.6%的区域POS与EOS呈正相关,68.5%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即植被生长峰值期的提前会使植被枯黄期提前。POS与LOS呈负相关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6%,6.0%的区域呈显著负相关,4.0%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POS推迟一天,EOS将推迟0.34天、LOS将延长0.03天。97%的区域EOS与LOS呈正相关,65.6%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即植被枯黄期的推迟,将使生长季长度延长。EOS与下一年SOS约62.2%面积呈负相关关系,7.5%的区域呈显著负相关,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及内蒙古、甘肃省、山东省的少部分地区,而EOS与下一年SOS呈显著正相关的面积仅占总研究区的2.2%。EOS每平均推迟1天,LOS则延长0.68天。2001-2020年中国北方地区NDVImax介于0.11~0.99之间,NDVImax呈增加的面积约65.56%,30.11%的区域呈显著增加。67.5%的像元SOS与NDVImax呈正相关关系,20.8%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内蒙古中部及小兴安岭地区,即在这些地区植被返青期出现的越晚,夏季植被长势越好;而SOS与NDVImax呈显著负相关的面积仅占研究区的3.6%,零星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山西及陕西北部地区等。
其他文献
韧性城市的研究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为衡量呼和浩特市韧性发展状态,采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与能值生态足迹等方法,结合“规模-密度-形态”城市韧性研究框架,测算1991-2019年呼和浩特市规模、密度、形态韧性指数,利用多边形法测算城市综合韧性;运用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呼和浩特市县域的城市韧性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住在城市中人们对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希望在适度的范围内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在2018年颁布了最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生活圈”概念,其中包含了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的划分标准,以及配建公共设施的标准,为居住区规划制定了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标准》中15分钟生活圈的
蛋白A免疫吸附是一种借助葡萄球菌蛋白A能特异性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高效结合的原理,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清除致病性抗体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领域,安全性较好,其对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传统血浆置换相当。该文就该技术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时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环境的快速变化导致草原火灾频繁发生,由草原火灾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中蒙边境地区。活可燃物含水率定义为单位质量可燃物的水分含量,是影响野火行为的关键植被变量,它与火灾的点燃和传播高度相关。杜拉尔林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西北部,处于下风口,易受西北风的影响下蒙古国火灾蔓延至该区域,使杜拉尔林场处于高火险区。本文以中蒙边境地区的阿尔山杜拉尔林场林缘草地活可燃物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2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不断加快,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出现,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演变过程也和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蒙古高原地处北纬37°至北纬53°之间,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从植被的多样性来看,蒙古高原的植被资源依然相对丰富,且对
近年来,有机近红外光热转化材料由于具有种类多、易调控、易修饰和柔韧性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用的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主要包括卟啉、吲哚菁绿、有机自由基和共轭有机半导体(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合物或单体)等。然而,这些材料复杂的设计和合成极大地限制了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的发展。因此,十分必要开发新型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有机共晶材料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捕获光的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问题,因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农业节水增效,鼓励再生水利用。”呼和浩特市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同时因乳业蓬勃发展产生大量再生水,利用乳业再生水进行灌溉,既能有效缓解当地紧张的农业用水情形,又能节约淡水资源。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集中式污水厂生产的再生水灌溉效应和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乳业再生水的研究较少,故本文主要研究乳业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进行评价
湿地是水域和陆地相交错而形成的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世界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湿地质量也不断恶化。本文以克鲁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提取湿地分布信息,开展克鲁伦河流域湿地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监测分析克鲁伦河流域湿地在近40年来的分布特征及面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草原火频繁发生的地区。而草原火是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的干扰因子之一,具有生态属性和灾害属性,一方面对草地植被的演替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草原火灾,对当地牧民带来严重的损失。草地是草原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质来源,而枯黄的草地可燃物是草原火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准确估算草地可燃物的空间分布、承载量和含水率等特征参量对草原防火工作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为了
我国城镇土地规划与土地市场已基本完善,城镇住宅用地可以依法有序流转,但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态长期存在,使得宅基地流转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受到诸多制约因素限制,阻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形成。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完善宅基地流转,盘活宅基地资源资产,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内蒙古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