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体育行为与社会化研究——以福州市博奥学校为个案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和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规模的扩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一种科学的、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如何发挥体育的作用,积极引导流动儿童良好的社会化,促使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以福州市一个流动儿童学校为个案,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研究样本,将切入点锁定在流动儿童体育行为与社会化的研究。通过对流动儿童所在城市生活空间下的学校、家庭、社区的体育行为现状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并讨论与分析了由流动儿童体育行为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以及体育对流动儿童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中的作用。   通过调查与分析显示:尽管流动儿童自身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与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但是流动儿童在面临学校、社区与家庭这三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其参与体育的行为并不容乐观,同城市儿童相比,更多的是被排斥在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享受的体育快乐之外。无论是从流动儿童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的消费,到流动儿童参与体育的对象选择上。种种迹象表明,流动儿童在参与体育上面临着被排斥或被边缘化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带来严重的影响,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流动儿童在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通过讨论与分析得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教育的一部分,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利于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对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和城市融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面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种消费低、简单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可以加深参与者的彼此了解,减少社会隔阂,有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社会化,促进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观察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常熟市群众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常熟市群众乒乓球活动的现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在常熟兴起的原
学位
评价一直是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评什么、怎么评”,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难点和争论的焦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
专业认同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认识后,在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其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整体素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面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信息加工速度和对场上形势的判断往往会决定比赛的胜负。国外研究者一直都非常重视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认知表现的变化,并就运动强度和认知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
目的:观察60min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浆LPL、HL、ApoCⅡ、ApoCⅢ活性的影响及以上指标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各指标与ApoCⅡ、ApoCⅢ之间的相关性,为运动防治高脂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然而疾病的频发、生活压力的增加等消极现象使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们健康问题的关注。体育锻炼是直接增强体质、预防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天津市河西区第十七、第二十六幼儿园和天津大学幼儿园共151名3~6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分享物(非耐用品、耐用品)为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