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外电影的引进数量不断增加,尤以英美电影为主。不可否认,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电影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影片的一部分,也是观众直接接触到的第一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提高影片在国际市场上的票房起着关键作用。电影片名也是社会语言的一部分。因此,它必然和社会文化的一些方面有关联,比如政治、经济、历史和宗教等方面。所以,如何缩小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之间理解差距,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作为影片翻译的重要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系统介绍至今仍十分缺乏。目前,对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仅限于传统的翻译研究,片面强调原文本和目的文本之间的对等,强调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对于影响选择该翻译策略背后原因的深入探讨严重缺乏,更未有人提出基于语料库对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描写性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以描写性翻译研究为理论指导,采用经验的方法对电影片名汉译进行研究,对原文本和目的文本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文章的整体分布是由理论过渡到实践,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介绍背景知识、研究问题和方法、研究范围和预期结果。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亦即描写译学理论,主要包括描写译学的产生和发展、特征、研究方法以及对于翻译研究的贡献。第三部分从电影片名的功能和命名方式入手,阐述了电影片名的重要性,并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对中英文电影片名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作者选取历届奥斯卡获奖和提名影片的汉译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利用相关检索软件对译本进行考证与研究。以高频词汇为手段,对于电影片名汉译进行分段描写,并探讨各阶段相应的历史背景。对比分析各阶段译本,提出翻译共性这一假设,之后运用实证研究去验证这一翻译共性。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的描写和解释,作者进一步探究了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选择的规范以及在这一规范指导下采取的翻译策略及产生的效果。在文章结语部分,总结此项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同时指出了存在的缺陷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