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是肿瘤发生发展最主要的 原因之一,而抗肿瘤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因此,如何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 以杀灭肿瘤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为此,我们选择了超抗原(SAg)类 细胞免疫增强剂的代表性药物高聚生(HAS)通过超声引导在肝癌的临床介 入治疗中进行了初步应用,以探讨超声引导超抗原生物制剂瘤区注射协同微 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后瘤区局部兔疫应答与预后的关系,评价超声引导HAS 瘤区注射协同微波凝固治疗在肝癌的间质性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 价值。 资料与方法 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5月对治疗组(HAS组)22例肝癌 志愿者行超声引导经皮高聚生瘤区注射治疗(PHIT)。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 由组织病理学确诊,并于HAS瘤区注射前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PMCT)。微波治疗后组织学活检证实肿瘤呈凝固性坏死。对照组20例 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肝癌志愿者仅给予超声引导PMCT,PMCT前及其后 3天、7天、30天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组织学活检。治疗组PHIT 前常规试验性肌肉注射给药3天,用药剂量为第1天:500U,第2天:1000U, 第3天:2000U,1次/日。给药后监测体温,3次/日,并观察有无局部及全身 不良反应。确认患者无过敏反应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后,在微波治疗结束后 3天、7天、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共7个时间点于超声引 导下行HAS瘤区注射,用药剂量为2000U/次。PMCT前及每次HAS瘤 区注射前常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取瘤区活检组织。对所有病例HE染5 WededHWWe- e 博士学位论文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情况;同时对标本的石蜡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染色后进行镜下观察, 比较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瘤区标本免疫应答情况,观察指标包括:CD3”、 CD4”、CDS”、CD20”、CD57”、CD68”细胞浸润的程度以及 CD4”/CDS” 比值;肝癌组织与淋巴细胞Fas-L、BclZ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情况。HAS注 射后监测体温变化及副作用。HAS注射前后查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 (AFPL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及增强CT扫描。全部病例 治疗后临床随访时间自第 1次治疗开始至 200年 5月止。疗程中不给予其 它方式的抗癌治疗。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AS软件完成,完全随机设计的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 两两比较用q检验;随访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用近似时序检验(LOg-Rank检 验人用Kaplan-Meter法进行生存率与未复发率估计以及生存曲线与未复发 曲线估计。 结果 1HE染色切片观羹:全部病例治疗前活检均证实为肝癌(HCC或转移 癌X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常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细胞浸润,散在分布于 间质内、汇管区,或聚集于胆管周围,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另 于瘤区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人 治疗后3天瘤区标本均表现 为凝固性坏死,并见大量的淋巴细胞,以及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治疗区兔疫 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均较治疗前显着增多(P<o刀1人 治疗后7天 时瘤区淋巴细胞数目继续增多(P<o刀1)并达到高峰,治疗组淋巴细胞数 目显着高于对照组(P<o刀1);而瘤区偶见中性粒细胞,其数目已显着 减少至最低水平(P<o刀1),两组间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着性差异(P> 0刀5人 治疗后 30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瘤区偶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治 疗后比较无显着差异o>o.05);治疗组淋巴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 6 博士学位论文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异(P<0.of 人 与治疗后 7天时比较有所减少,差异显着(P<0.05人 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治疗组瘤区活检标本内可见大 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低于治疗后3o天且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显着 P<0刀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