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制理论的政治哲学审视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官僚制”作为中性词放在政治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通过考察官僚制作为政府行政和公共管理的一种模式变迁的几个阶段,并通过分析众多学者关于官僚制的理论思想,从而揭示出“新政府治理模式”作为公共管理模式的可能性。 由于英语中“官僚制”一词的复杂含义,历史上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重视和研究,出现了官僚制研究的“理论丛林”现象,并对“官僚制”这个概念赋予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难以把握的内涵。事实上对官僚制的普遍研究是官僚制在现实中逐步发展的表现。对官僚制研究的集大成者韦伯认为,理性官僚制具有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和可靠性,是技术上最令人满意的组织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僚制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也只是一个理想形式,事实上没有一个实际的政府行政机构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性官僚制。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出要把市场规则引入政府管理,在政治领域实行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这种理论尽管没有直接批评传统官僚制的低效率,但事实上已经对其提出了挑战。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核心的官僚制,在应对技术变革、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等日益激烈的挑战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实践方面,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相继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在理论方面,民主制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治理模式等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理论普遍认为,20世纪初设计的官僚制不能在现在发挥正常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官僚制体系内部功能失调和外部应变能力减弱。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目标是要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具回应性、更负责任、更有服务品质的顾客导向型政府,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入政府内部管理,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官僚制政府。当然,新公共管理的实践现在还看不出它的成败,但是它提出建立一种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政府、公务员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这一目标确实推动了公共服务运行方式、政府活动范围、责任机制的变革及学术研究的进展。纵观理论与实践,20多年来,传统的官僚制模式被新的模式所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指出“新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性的同时,本文一并考察了官僚制的模式变迁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其他文献
提出了二次再热器热力计算的分室模型,阐述了分室原则、分室方案、计算流程及方程表达,并采用该模型对二次再热器进行热力计算和分析.按照分室原则,根据烟气的冲刷和蒸汽的流
魏晋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呈现出多维探索的趋势,玄佛会通是其重要倾向。近代以来这方面研究颇多,在清谈、格义佛教、玄学产生与佛教有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
科学发展到极致就是哲学,技术走向纯熟就是艺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应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极大便利外,应该而且必须带给人更多的审美享受,追求人文美。本文从人文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因此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观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
文章根据和谐理论、创新理论和经济循环理论以及需要层次论,运用综合分析法、列举比较法、演绎归纳法等方法,通过物质文明的构成要素,分层次地研究了物质文明对科技创新的巨
本文对波伏娃----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认识和分析两性关系,考察了女性角色形成的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否定了性别问题上的生物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