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carp virus,SVCV)是一种能够引起鲤科鱼类急性传染病的病原,属弹状病毒科,囊膜来自宿主细胞,很难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一旦暴发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SVCV糖蛋白基因全长1530bp,编码509个氨基酸,推算未糖基化的蛋白前体的分子量为57.4 kD,等电点为5.529。SVCV G蛋白是典型的跨膜糖蛋白,它形成三聚体的长钉状,位于病毒表面,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介导病毒的内吞作用,是决定病毒血清学特征的主要抗原。
由于信号肽毒性和跨膜区的存在,在Escherachia coli中表达弹状病毒糖蛋白的全长是非常困难的。本文选取了SVCV G蛋白基因N端去信号肽的约1000br,进行原核表达,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大量表达出带6×His标签的重组蛋白,大小与预期分子量一致。将此蛋白免疫BALB/cA小鼠制备了多克隆抗血清,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DNA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己显示出其他形式疫苗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构建了SVCV糖蛋白基因的四种DNA疫苗,肌肉注射后研究它们诱导的保护作用。DNA疫苗免疫接种实验分成四组,第一组接种的重组质粒DNA编码全长的糖蛋白;第二组接种的重组质粒DNA编码去C端信号肽的糖蛋白;第三组接种的重组质粒DNA编码去N端跨膜区的糖蛋白;第四组接种的重组质粒DNA编码同时去C端信号肽和N端跨膜区的糖蛋白。质粒纯化后每尾鱼肌肉注射0.5μg质粒DNA,接种7天后攻毒。以注射pcDNA 3.0的免疫组作为对照,第一至第四组的相对保护率分别是14.47﹪、22.22﹪、17.32﹪、17.32﹪,实验组明显高于pcDNA3.0组和PB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VCV G蛋白全长及各片段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无显著性(P>0.05)。第一组在免疫后第四天才出现死亡现象,提示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与其它弹状病毒糖蛋白诱导的保护作用相比,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推测与病毒接种量过大及伴生性感染等有关。对于SVCV G蛋白不同片段保护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