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组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通过对小学教研组活动的反思发现它还存有不足,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当前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教师的需求无疑应该成为学校教研组活动优先考虑的方面。只有充分了解教师对教研组活动的需求,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需求为向导,才能使教研组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以肇庆市高要区小学教研组为对象,对肇庆市高要区教师需求和小学教研组活动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一、在教研组活动内容方面,教师对“教材与教法的分析”、“课程标准解读”、“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学习”、“学情分析”、“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小课题研究”、“专题的研究和学习”和“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表现出较强的需求。二、在教研组活动方式方面,教师更期望“名师展示课”、“课例研讨”、“专家讲座”等方式的教研组活动。三、在希望参加教研组活动取得的效果方面,教师主要是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四、教师对支持条件需求程度最高的几个方面是“充足的经费”、“充分的图书或网络资源”、“充裕的时间”和“浓厚的研究和学习氛围”。不同教师对小学教研组活动的需求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具体的内容、方式上,教师的需求会有较大差异,但在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上,教师们比较一致地选择了“三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科研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在探讨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小学教研组活动的现状,可以发现,在本研究样本里,未能满足教师需求是当前小学教研组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活动以外部驱动为主,很少考虑教师的内在需求;二是教研组活动内容与教师需求的切合度不高;三是教研组活动方式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四是教研组活动欠缺相关支持,效果不理想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组织者缺乏对教师内在需求的了解;二是教师对以强制性手段督促参与教研组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三是缺乏实效性、针对性的活动降低了教师的兴趣;四是教研组长的专业领导力素质亟待提升。为此,本研究建议,要基于教师需求,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小学教研组活动进行改进,包括:教研组工作模式要从“自上而下”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模式;教研组活动的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开展真正切合教师需要的活动;要丰富教研组活动方式,加强教研组的专业引领;要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要提供和培育支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