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的发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了解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现状,是关注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依据和出发点。在诸多学习情感问题中,与数学问题解决有关的情感问题很少被研究者重视,但又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选择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情感进行研究,从另一个视角更加深入研究数学情感问题,为全面考察数学学习情感的本质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从宏观上对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情感现状进行调查。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大量文献的比较、综合与分析,对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情感特征进行界定,确定了五个构成要素,并自编了调查问卷。用该问卷对高中重点校与普通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当前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情感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特征是:虽然认识到学习思考问题的原理和解题方法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但仍有超过半数的人是模仿教师的例题解题,通过反复练习来记住解题方法;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中等:数学问题解决情感体验一般。 2、高中生数学自信心发展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高一阶段。 3、男女生在数学焦虑、数学兴趣和自信心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除了数学观以外,男生的数学情感水平要高于女生。 4、情感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在解题行为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情感水平低的学生。 其次,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学生在具体数学问题上的情感表现,探求情感与问题解决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 1、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经历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而这些情绪反应主要产生于认知障碍。 2、学生的情感会改变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在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元情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