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老年期刊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一大批老干部退居二线,国家重新规范落实离退休政策,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加强对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的领导和研究的新形势下产生的。中国老年期刊从机关工作简报的雏形开始,二十多年间随着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步伐,经历了从为工作机构服务的内部刊物,到将办刊方针转向真正的老年读者,再到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推向市场等三个发展阶段,为宣传共产党的老干部、老龄政策,为工作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机关刊物特有的局限性,中国老年期刊发展的步伐较缓慢。与目前国内外不断发展壮大的媒体产业相比,中国老年期刊规模小,底子薄,对行政权力的依赖性强,管理机制相对制约性大,社会知名度低,内容形式雷同,广告等经营空间远未得到开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加入WTO,中国传媒业面临境外媒体冲击,中国传媒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兼并整合,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的新形势下,相对弱小的中国老年期刊面临着生存空间被挤压的威胁;同时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身体状况、文化水平、消费能力、社会老龄政策、老年价值观等情况的变化,对老年期刊也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新要求。这一切都迫切地要求中国老年期刊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明确其为老年群体服务的定位,切实担负起为老年群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满足丰富的信息需求,倡导先进的生活方式,体现温暖的人文关怀,提供针对性服务的社会使命,在如何适应老年读者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开放办刊,特色办刊,打造品牌,探索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机制,挖掘广告等经营渠道,提升规模层次等方面要积极变革,加强中国老年期刊在报刊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相信,在已经到来的这个老龄化社会,老年期刊一定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本文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老年期刊的源起、发展路径和现状。从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业务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化对中国老年期刊的冲击,揭示了目前中国老年期刊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此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整个研究自始至终将老年期刊自身的发展和走势与老年人口、社会形势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是首次对老年期刊这一期刊种类所作的较全面深入的思考,希望对今后如何办好老年期刊及老年期刊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