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痘苗病毒S6检测膀胱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溶瘤痘苗病毒S6稳定扩增的剂量条件和时间条件,达到溶瘤痘苗病毒高效的生产,以获得稳定的滴度,满足后续的实验需求。研究方法:1)首先将20μl、40μl、60μl、80μl、100μl的溶瘤痘苗病毒S6接种到He La细胞中,通过比较上述不同剂量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和感染率来选择适合的接种剂量;2)将20μl的溶瘤痘苗病毒S6接种到相同密度的He La细胞中,通过比较12h、24h、36h、48h、60h的平均荧光强度和感染率来选择最佳收获时间,采用空斑实验比较不同收获时间的溶瘤痘苗病毒S6的病毒滴度,进一步对优化后的病毒扩增条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第36小时初始接种剂量20μl的溶瘤痘苗病毒S6和40μl、60μl、80μl、100μl组的初始接种病毒剂量组相比,其平均荧光强度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择20μl的初始病毒剂量用于下一步条件探索。以20μl为初始接种剂量于12h、24h、36h、48h、60h的平均荧光强度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小时达最高,初步推测48小时这个时间点是合适用来收获病毒的时间点,空斑实验检测结果第60小时收获的病毒滴度约为10~5 PFU,第48小时收获的病毒滴度约为10~6PFU,这2个时间点收获的病毒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第48小时收获的病毒滴度更高。研究结论:通过剂量优化和时间优化后,20μl的初始病毒剂量在感染后第48小时收获的病毒滴度最高,优化后的病毒滴度可以提高5-10倍,最终可以稳定在10~6PFU的范围。研究目的:探讨溶瘤痘苗病毒S6对大量白细胞群体中的膀胱癌细胞的识别能力以及从膀胱癌患者血液样本中标记循环肿瘤细胞的可能性,以期为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辅助手段。研究方法:细胞计数仪评估膀胱癌细胞与白细胞的大小差异,荧光显微镜下评估溶瘤痘苗病毒S6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各时间点的感染率和平均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癌细胞和白细胞的感染情况,高内涵分析仪评估溶瘤痘苗病毒S6对膀胱癌细胞和白细胞的感染情况,荧光显微镜下定性评估溶瘤痘苗病毒S6对大量白细胞群体中T24膀胱癌细胞的识别能力,使用其余3种膀胱癌细胞RT4、UMUC3、SW780对定性评估结果进行验证,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对膀胱癌患者血样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识别,从而推断使用溶瘤痘苗病毒S6对检测膀胱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可行性。研究结果:膀胱癌细胞与白细胞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评估溶瘤痘苗病毒S6对T24细胞在12h、16h、20h、24h各时间点的感染率和平均荧光强度(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感染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在16小时略高于12小时,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癌细胞的感染率约70%,在白细胞群体有很强的红色荧光信号干扰。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显示溶瘤痘苗病毒S6在白细胞群体未见明显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下评估膀胱癌细胞的感染率和感染谱,在MOI为1时对T24细胞最高可达80%以上的检出限,对T24细胞MOI为2时最高可达90%以上检出限,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I为1时溶瘤痘苗病毒S6对膀胱癌细胞T24、UMUC3、SW780、RT4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鉴别直径大于白细胞群体且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膀胱癌细胞,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显微镜的检测结果显示使用溶瘤痘苗病毒S6在2例膀胱癌患者4ml血液样本中可以检出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初步认为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可能为CTC.其中1例患者的4ml血样已由CellomicsTM检测出3个CTC,其中1个CTC为间质特性,另2个CTC为上皮性质的。研究结论:溶瘤痘苗病毒S6对膀胱癌细胞可达较高的检出限,最高可达80%以上,在白细胞中未见明显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阳性细胞,增加病毒剂量可以增加膀胱癌细胞的感染率,则对白细胞几乎不影响,初步判断使用溶瘤痘苗病毒S6可能用于检测膀胱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循环肿瘤细胞,使用溶瘤痘苗病毒S6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是有前途的。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宫颈癌,其患病率在全世界妇女恶性肿瘤中已经名列第四位,死亡率也名列全世界妇女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位。宫颈癌逐渐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其致死原因在于肿瘤的治疗失败,复发和转移,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那么,探索宫颈癌的新型治疗手段或者辅助治疗手段就尤为重要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明了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甚至还能够预防肿瘤,可能与抑
学位
背景近年研究统计发现,全球新增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近例半数来自于中国。因其具有起病隐匿,发展迅猛,复发频繁等特点,对我国公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阐明影响HCC进展的具体调控机制,寻找更多、更精准的分子靶点,在当前临床HCC综合理念下的个体化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
学位
<正>正值冬令进补时,刘药师最近互联网收到这样一则咨询,市民来电说自己在药店买的蛤蚧无从分辨雌雄,询问是否真品,到底能不能入药,药效会不会打折扣呢?一曰蛤,一曰蚧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气腥,味微咸。传统蛤蚧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云:“本品雄者为蛤,雌者为蚧。夜闻其鸣声,一曰蛤,一曰蚧,遂因其声而命其名也。”主要以象声词的名称起名,又因其身形类似于蟾蜍,俗
期刊
背景:据WHO-GLOBOCAN数据库调查显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位居男性第三和女性第二。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190万,死亡病例近93.5万。CRC起病隐匿,约25%的患者首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伴随转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医学问题。奥沙利铂是晚期CRC患者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但极易发生耐药,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的重要诱因。
学位
目的:构建肝癌干细胞富集裸鼠模型,并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探讨肝癌干细胞的异质性。方法:1.预选取14株细胞株选取皮下成瘤能力最强的2种肝癌细胞株HCC-LM3,MHCC-97L,通过细胞株皮下种植成瘤后取出瘤体制成单细胞悬液,根据皮下种植次数命名细胞株,将未进行皮下种植成瘤的细胞株命名为原代细胞株,进行过一次皮下种植成瘤消化出的细胞命名为一代细胞株,并以此类推。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对比原代及
学位
目的:将卷曲乳酸杆菌与宫颈癌细胞株(Si Ha细胞)和宫颈癌前细胞株(Ect1/E6E7细胞)进行共同培养,建立共培养体系,筛选宫颈微生物群落中宫颈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预警因子,同时探讨乳酸杆菌抑制宫颈癌细胞和宫颈癌前细胞的作用机制,为乳酸杆菌预防和治疗SIL和宫颈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1.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取一定量的卷
学位
研究目的与背景:前期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癌组织中高表达和低表达的mi RNAs,let-7e-5p属于低表达mi RNAs,并利用Target Scan、mi RWALK等生信网站预测let-7e-5p的靶基因为CDKN1A,双荧光素酶实验已证实let-7e-5p靶向CDKN1A基因并抑制其表达。本文第一部分实验将研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中过表达let-7e
学位
第一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中特征基因型突变与潜在免疫浸润的探索目的:免疫细胞浸润在免疫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免疫细胞浸润可以通过复杂的肿瘤-免疫互作机制来调节肿瘤进展。了解肿瘤免疫浸润状态并发现新的免疫相关预后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材料和方法:我们利用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了与肿瘤特征相关的基因谱,并收集了
学位
目的:探讨Pim1在低氧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分别使用CCK-8、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探讨TNBC细胞MDA-MB-231在不同浓度的CoCl2刺激下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2.通过q RT-PCR及WB实验探讨不同浓度CoCl2刺激下MDA-MB-231细胞中Pim1的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S100A9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样本中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探索S100A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S100A9对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合GSEA分析S100A9可能参与调控肝癌进展的分子通路。方法:1.收集肝细胞肝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的总RNA,q RT-PCR法检测S100A9在肝癌组织及癌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