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教育理论及其策略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的性格特点是儿童智力、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的重要前提,单一的性格特征有它与特定客观条件相关联的优势,同时也有它特定的局限性。儿童将来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心性各异的人,需要应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单一性格特征不足以帮助儿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一种能够更大发挥儿童潜力的气质性格,儿童需要兼融男女各自的性格优势,以此来提高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这也预示着双性化将可能成为一种角色发展的趋势。   心理学家贝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这种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既独立又合作、果断且沉稳、豁达又敏感、自信又谨慎,更容易得到身边人的喜爱及认同,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所以,我们要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领域提倡双性化人格教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帮助儿童形成双性化人格。   纵观国内外研究,大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概括总结双性人格优点,通常囿于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对其培养策略的研究较少,缺乏实践性。为此,本文是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深度挖掘教育中的双性化的元素,为家长、教师、社会人士形成双性化人格教育意识,养成双性化人格培养习惯,排除刻板性别印象影响提出相关改革建议,帮助教育工作者完成从单性化人性格教育到双性人格教育的转变。   总之,本文是立足于双性化人格教育培养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视角来分析阻碍双性化人格教育开展的因素,基于原因分析提出相关策略,从而引导和转化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双性化人格行为方式,促进全面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有效实施。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迅猛,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成熟,建设了一大批教学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注重学习支持服务建设,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有我
学位
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之所在。它体现了教师之为教师的独特的道德规定性。然而,当下由于人们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误区,使得教师道德偏离了其本然的样态。
高考数学试题是高考数学改革的直接体现,也是高校选拔人才和评价高中生数学学习最权威的终结性测量工具。本文选取2017年9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从题型结构、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