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烤烟40等级为基础,研究了部位之间不同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内在质量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不同等级同一烟区、不同烟区同一等级之间烟叶质量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根据烟叶的着生部位把40个烟叶等级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下部叶(X1L~X4L和X1F~X4F),第二类为中部叶(C1L~C3L和C1F~C3F),第三类为上部叶(B1L~B4L、B1F~B4F和B1R~B3R),第四类为其他类型的烟叶(剩余等级)。烟叶外观质量指数、化学成分质量指数和内在质量指数的类间均方均明显大于机误均方,F值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而物理特性指数的类间均方明显小于机误均方,烟叶物理特性对烟叶的质量作用相对较小,在烟叶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权重也较小。(2)对40个等级的四大类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内在质量综合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上部叶共11个等级分为3类,第1类包括B1L、B2L、B3L、B1F、B2F五个等级,第2类包括B4L、B3F两个等级,第3类包括B4F、B1R、B2R、B3R四个等级。下部叶8个等级分为3类,第1类包括X1L、X2L、X2F和X1F四个等级,第2类包括X3L和X3F两个等级,第3类包括X4L和X4F两个等级。中部叶6个等级分为2类,第1类包括C2L和C3L两个等级,第2类包括C1L、C1F、C2F和C3F四个等级。剩余等级烟叶相对前3类烟叶比较复杂,包含的部位、颜色、成熟度等都不尽相同,采用离差平方和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也可把这些不同等级的烟叶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为H1F、H2F、C3V和B2V,第2类为CX1K、B1K、S1、X2V、B3V和GY1,第3类为CX2K、B2K、S2、B3K和GY2。(3)为了便于在工艺配方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等级替代,特别对常用的25个烤烟等级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内在质量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总质量指数可把25个烤烟等级分为4类,第1类为:X1L、X2L、X3L、X1F、X2F、X3F、B3L、B4L、B3F、B4F、B1R、B2R、B3R,第2类为:X4L、X4F,第3类为:C1L、C1F、C2F,第4类为:C2L、C3L、C3F、B1L、B2L、B1F、B2F;烟叶的类间均方均大于机误均方,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分类是合理的。采用多个指标进行判别分析,x~2测验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根据选取指标不同可知,在选取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三个指标结合进行判别时,除C3F(由原来的第4类调整为第3类)外,剩余24个等级均未出现误判,其判对率可以达到98%。(4)对我国西南、中南、东南和黄淮4大烟区、11个省份、4个等级(B2F、C2F、C3F、X2F)的烤烟化学成分进行了差异比较。西南烟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4个省份342个样本,9种化学成分指标在4个等级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中南烟区包括湖北、湖南2个省份93个样本,9种化学成分除了氯和钾氯比之外,其他化学成分在4个等级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东南烟区包括广东、福建2个省份75个样本,9种化学成分除了总氮、氯和钾氯比之外,其他化学成分在4个等级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黄淮烟区包括河南、山东和安徽3个省份95个样本,9种化学成分除了钾、氯和钾氯比之外,其他化学成分在4个等级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5)不同烟区同一等级相比较,对B2F而言,烟碱、糖碱比、总氮和氮碱比在西南、中南、东南和黄淮4大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钾、氯和钾氯比在4大烟区之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西南和东南烟区、中南和黄淮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钾离子含量以东南烟区最高,氯离子含量以黄淮烟区最高,钾氯比以中南烟区最高。对C2F而言,烟碱、糖碱比、总氮、氮碱比和氯在4大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钾和钾氯比在4大烟区之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西南和东南烟区、中南和黄淮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钾离子含量以东南烟区最高,钾氯比以中南烟区最高。对C3F而言,烟碱、糖碱比、总氮和氮碱比在4大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钾、氯和钾氯比在4大烟区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总糖含量以东南烟区最高,但东南烟区和西南烟区差异不显著;还原糖、钾氯比以中南烟区最高,钾离子含量以东南烟区最高,氯离子含量以黄淮烟区最高。对X2F而言,烟碱、总氮、氮碱比和氯在4大烟区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其他化学成分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钾含量以东南烟区最高,钾氯比以中南烟区最高。(6)以C3F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4大烟区C3F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对152个样本汇总后计算各个样本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后按照得分的高低分为4大类:在第1类中,西南烟区样品数占该类总样品数的比例较高,为45.7%;黄淮烟区样品的比例较低,样本数较少,仅包括山东费县;在第2类中,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样品数所占比例均为50%,中南烟区和东南烟区中没有样本数划分到该类;在第3类中,东南烟区和黄淮烟区样品数所占比例的差别不大,西南烟区所占的比例最高;在第4类中,不包括东南烟区样本,中南烟区样品比例最小,仍以西南烟区样品的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