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诚”论研究——以“‘天人合一’双回向思维”为论域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人们始终想要融入自然,融入“天道”中,以此来获得归属感、存在感。为实现这一融入,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论断。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断,就思维特征而言,显然是“双回向”的致思取向,强调形上超越与形下落实(既超越又内在)的辩证统一。而“诚”则是儒家构架“天人合一”双回向思维过程的核心范畴。换言之,在儒家看来,形而上的“天”与形而下的“人”,正是通过“诚”的中介作用,才能实现“合一”,构成存有论意义上的统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家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就是儒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将“诚”论证成“通天人”范畴的历史,就是儒家关于“诚”既是“天道”又是“人道”之思考从零散向系统精深化不断迈进的历史。本文之所以要对古代儒家(孔子、子思、孟子、荀子、李翱、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诚”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揭示儒家“诚”范畴的全面内涵及其在“‘天人合一’双回向思维”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正是为了阐释这一论旨。
其他文献
交往是人在社会中的重要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的一体化,人们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世界性的交往活动中。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受到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少
“惬意”是一种切真的主体感受,它取决于主体生命力的价值,是主体所具备的一种基本价值。但是,当社会进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机械化大生产时代,青年卢卡奇敏锐地发现,生命的这种
黄榦(1152—1221)是南宋著名的朱子学家,与陈淳、刘焓、蔡元定并称朱熹四大弟子。黄榦的道统论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他在朱熹道统论的基础上,将理
高校是重要的科技创新阵地,高校发明人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高校专利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多重因素,引导出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主观因素,总结
圣严法师不但是当代社会影响巨大的佛教宗教家,同时还是受过严格现代学术研究训练的首位中国博士比丘1。其留日期间的硕论《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可谓弥补了当时学界对此书了
学位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着无尽的探索,天地生万事万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近代之后,地学领域围绕地质演化和生物发展的灾变与均变问题展开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