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白内障术后发生的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又称后发性白内障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的研究,可为有效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和转化。研究发现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及血-房水屏障破坏、炎症介质释放、补体激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尤以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与后发性白内障相关,但其影响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机制尚未被详尽研究。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原癌基因c-Met编码的蛋白属于生长因子受体类,为亲多组织蛋白,具有磷酸酪氨酸激酶(phosphate tyrosine kinase, PTK)活性。当组织受到损伤后,HGF-mRNA表达升高,HGF与c-Met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后,激活受体胞内蛋白激酶结构域中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可导致多种底物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最终转入细胞核内的转录机构,产生强促分裂、损伤修复、组织形成、诱导上皮细胞迁移、侵袭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因此我们推测:由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正常表达HGF与c-Met,所以白内障手术导致的创伤、血-房水屏障破坏及炎症反应刺激HGF的表达增加,通过P13K及MAPK通路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移行,产生后发性白内障。 目的 检测HGF与c-Met的表达,研究H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抗凋亡、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