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集装箱港口作为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具有资源密集,外部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港口生产作业系统中,受到投资规模和地理空间等条件限制,泊位和岸桥作为主要稀缺资源,其调度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装箱港口作为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具有资源密集,外部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港口生产作业系统中,受到投资规模和地理空间等条件限制,泊位和岸桥作为主要稀缺资源,其调度方案直接影响着码头的作业效率和营运效益。随着海运市场运力变化及船舶大型化趋势,在港口实际作业过程中,受制于港区内部各单体码头经营主体分散,规模较小等因素,导致码头岸线和装卸机械无法得到合理利用,造成船舶滞港。同时由于不同经营主体间缺乏合作且服务同质化,易造成恶性压价,零和竞争现象产生,对于港口长远经济发展不利。为了在改善经营环境,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作业水平,对港区内部码头资源进行整合和调度优化势在必行。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所导致的吃水深度增加,在实际调度作业过程中,潮汐对船舶靠泊作业的影响也应该考虑在内。对沿海集装箱港口来说,通常港池泊位水深足够富余,潮汐影响主要体现在大船需乘潮进出航道。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港区内部码头资源整合条件下,将单码头连续型泊位-岸桥集成调度问题拓展到多码头,同时考虑潮汐因素对船舶靠泊作业影响和各码头由于建设时期不同所导致的泊位水深差异。以调度周期内船方在港时间成本和码头方生产作业成本与惩罚费用之和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协调优化船舶在港时间、靠泊位置及作业岸桥。通过编写OPL语言调用CPLEX针对小规模算例求解,验证了所构建数学模型对于解决集成调度问题的有效性。考虑到泊位岸桥调度属于NP-hard问题,随着计算规模的扩大,采用求解器将无法在有效时间内求得问题最优解。因此针对大规模算例,根据问题结构在MATLAB平台设计包含遗传和禁忌搜索的混合启发式算法,并通过数值实验检验了算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构造不同规模下的多组算例,以船舶总在港时间、即到即靠率、单船作业效率和码头岸线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多码头协同调度与单码头调度(在预分配码头靠泊)计算结果,说明考虑港区内部多码头整合后泊位-岸桥集成调度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活性蓝19(Reactive blue 19,RB 19)是一种应用广泛、生产量高的蒽醌类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部分染料未经使用而被排放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含有RB 19的废水具有高毒性、高稳定性等
在图像分类领域,传统的图像分类系统要想准确识别某种类别,必须先获取对应类别的带标签训练样本,抽样其中部分样本作为训练集构造分类器,再进行测试分类。但实际情况中,目标
随着通信、军事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低电压高可靠性的固态发射机正逐步取代电真空管发射机成为主流。高功率固态发射机具有低电压的优势,但同时也提出了大电流的要求,而单个电
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产品迭代周期缩短,经济快速发展而大大增加,这一过程催生了大量废旧产品。废旧产品的不当处理,既会耗费大量仓储空间,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闭环供应链使得废旧产品剩余价值被有效提取,缓解了资源浪费和消费需求扩张间的矛盾。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又能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所以许多大型制造企业都倾向于建造完整闭环供应链。政府作为经济调控的主体,一国政府的对外贸易倾向会直接
超高速撞击卫星带电表面的物理过程是物质在强动载下的物态转变,会出现断裂、破碎、成坑、成腔和碎片云的膨胀。此外,空间碎片撞击卫星带电表面会诱导耦合电磁场的产生。卫星
水和热量是最常见的与混凝土接触的介质,水分通过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不仅降低其孔溶液的PH值,同时又能携带有害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而热量在混凝土内的传导直接影响水分的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方式从形式单一的语音文本,扩展到内容丰富多样的视频图像上来,视频图像的大小及数量急剧增加。随着智能设备进入千家万户,人机交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无毒、高稳定和低成本的特点,因此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g-C3N4也面临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和光催化还原能力不足等问
钢纤维膨胀页岩轻质骨料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expanded-shale lightweight concrete,SFRELC)具有自重轻、抗拉能力强、保温效果好和良好的抗压延性等优点,适用于大
卡罗尔·邱吉尔(1938-)是英国当代著名戏剧家,她的后现代主义戏剧中包含很多反摹仿和不可能的元素。戏剧中的反常规叙事违背现实世界的范式,超出了读者的认知模式,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由于反常规叙事刚刚兴起,迄今为止还未充分应用于戏剧文本之中。后现代主义戏剧中的反常规叙事还未引起学者们的充分重视,对其研究不多且不成体系。本文以获得百老汇奥比奖的戏剧《九重天》(1979)和《上等女性》(1982)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