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迁移理论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至今已经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设阶段、早期中介语阶段和近期中介语阶段三个阶段。回顾语言迁移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关语言迁移的研究历经几度兴衰,但终究确立了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不可撼动的地位,而母语迁移的作用也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议题之一。语言迁移理论可以分为正迁移研究和负迁移研究两部分。正迁移研究集中关注于已学知识对目标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研究集中关注于把已学知识对目标语学习的阻碍作用。这两方面的研究有着很大差异。前者往往由语言间的共性造成,而后者的形成则归因于语言间的差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母语负迁移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但是有关母语正迁移的研究却相对有限,而与其相关的实证研究则显得尤为缺乏。然而,从辩证的角度看,语言迁移理论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其成因虽然由正负两方面迁移理论的矛盾冲突形成,作为构成语言迁移理论这个矛盾事物的一方面,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都呼吁应当加强对母语正迁移理论的研究(文秋芳,2010;Jarivs&Pavlenko,2008)。强调母语会促进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对母语的知识的充分掌握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他们会不知不觉的使用母语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利用母语中的既得知识来指导外语学习。因此,母语应该被看做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先入为主的母语无疑会对第二语言学习起到干扰作用,但如果利用得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外语的学习。词汇是语言的根基。作为起步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以词汇学习为主。那么,母语的正迁移理论如何能够在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起到作用?其相关影响因素是什么?教师如何利用母语的正向迁移作用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水平?这些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人在综合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实验中学1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汉语形容词“好”对英语形容词“good”所产生的正向迁移,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预期研究结论。首先,如果某个汉语词汇包含了几个不同却又有关联的含义,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会倾向于把这些含义与对应的英语所表达的含义一一对应起来。第二,迁移性与学生的母语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二语的水平关联不大。第三,学生对母语与二语的理解程度会影响其对二语的学习。本研究同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启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适当引用一些迁移理论,让学生对母语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母语对外语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是对母语正迁移的实证研究,丰富了迁移理论,使人们对语言迁移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尤其为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实际帮助。然而,作为一次尝试性的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语言迁移从研究到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会使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