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唐时期的政治教化及其造就的核心政治道德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迁易与思想观念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首先提出了问题;同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学界关于中唐变革地位的论断以及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教化的研究分别进行了综述,并对中唐时段的具体起止予以了界定;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回顾了先秦诸子的教化思想、秦汉之际政治教化思想的转变以及两汉至唐前期的政治教化实践,重点在于指出两汉至唐前期政治教化的核心政治道德是“孝”。第二章论述了中唐政治教化实施的背景。分析了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及异族侵扰为表现的中唐之变及其导致的君国危机,入仕双轨制下士人群体的分化,宗族式微引起的君国意识的上升,以韩愈思想为代表的中唐政治教化思想等问题。认为面对君国危机,统治者对民众进行以“忠君爱国”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化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第三章论述了中唐政治教化的内容。分析了“忠”之教化的具体形式、“忠”之实践的主要表现以及中唐时期人们在“忠”“孝”之间的取舍,归纳出了中唐政治教化所体现出的核心政治道德:“忠”。结语部分概括了核心政治道德在中唐前后由“孝”到“忠”的转变过程及其影响。认为中唐以“忠君爱国”为主旨的政治教化的实施,为宋代重建专制皇权政治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而“忠”取代“孝”上升为核心政治道德,则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普遍皇权”建立的主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