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心理学研究中,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有关互联网使用对于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究竟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观点不尽一致。这可能与互联网使用者基于不同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模式有关。由于现有的研究很少考虑到互联网使用动机、使用行为模式和互联网使用行为的效应等变量之间复杂的整合性关系,因此获得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及行为后果的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能力。 本研究首先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具体研究,分别考察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结构、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结构和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状态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因素,然后基于整合研究的思路,通过第四个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纳入到一个整合的模型中,探讨了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到行为模式及行为后果的作用途径及其效应,构建了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整合性关系模型。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结构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上网冲动性;三个因素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一个高阶因素。 (2)构成互联网使用动机的人际情感成分与信息获取成分是两种独立的动机模式。 (3)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结构由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因素构成,其中孤独感是最主要的因素;五个因素可以进一步概括成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 (4)信息获取性动机有助于使用者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并间接地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人际情感性动机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并间接地对使用者的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 (5)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更强烈,网上优越感和控制感也更高;与理科类大学生相比,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更强烈。 (6)性别和专业因素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关系不密切。 (7)与女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抑郁水平较高。 (8)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和社会-心理健康只有局部而微弱的关系,不宜作为评价互联网使用行为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