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论由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语用学进行阐释,指出应该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视角,对语言现象和语言意义进行全面研究。顺应论认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要对语言不断进行选择。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也是不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综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对翻译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他们如何在新环境下开展营销活动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营销文本的翻译对传播先进营销理念、推动营销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以《网络游击营销》为翻译文本,该文本属于营销文本,除了具有普通英语的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在词汇上,多含专业术语和缩略词,连宁符复合词和名词连用使用频繁,文化词、品牌名称和计算机用语也大量出现;在句子上,句子结构严密完整,较多使用长句和并列结构,为了突出对象,表述客观,也较多的使用被动结构;在语篇上,注重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连贯性。本论文结合营销文本的语言特点,从顺应论的四个维度出发,对《网络游击营销》文本的翻译进行案例分析: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方面入手,对其在翻译过程中作出的语言结构顺应进行分析;从心理世界顺应、社交世界顺应和物理世界顺应三个角度对语境关系顺应进行探讨:从语境顺应和词序顺应两个方面对翻译的动态性顺应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和品牌名称两个方面分析顺应的意识突显程度。通过分析得出,在营销文本语境下,译者要有意识地对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结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语言文化等各方面作出顺应,进行灵活的动态性翻译,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提高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度,引起读者共鸣。本翻译研究的意义在于给中小企业者提供新的营销思路,探索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营销策略;同时,在顺应论的视角下对营销文本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所翻译文本进行指导,旨在为今后的营销文本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并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和文本的可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