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种群动态调节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种群内个体间的攻击行为既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又反过来对种群数量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攻击行为也受诸多激素和神经递质的调节。布氏田鼠为内蒙古主要草原害鼠,其种群动态变化影响草原生态平衡。本研究在室内将35d龄布氏田鼠分为3只/笼、5只/笼及8只/笼三个密度组,于48×35×20cm笼中饲养,每7d进行一次行为观察,比较不同时间段不同密度组动物间攻击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异;饲养70d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测定相关脑区中5-HT受体(5-HT1A和5-HTm)及5-HT合成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密度影响布氏田鼠攻击行为的内分泌和神经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种群数量的内部调节机制及草原害鼠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下饲养70d后,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布氏田鼠,8只组的终体重都显著低于3只组,表明高密度抑制其体重增长;雌性布氏田鼠的子宫和卵巢指数在各密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5只组和8只组雄性布氏田鼠的睾丸和附睾指数都显著低于3只组,说明雄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受到抑制;尽管密度对雄性布氏田鼠脾脏指数没产生任何影响,8只组雌性布氏田鼠的脾脏指数却显著高于3只组,提示高密度下生长影响了雌性布氏田鼠脾脏的发育。以上结果说明高密度对布氏田鼠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2、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即随着日龄的增长,各密度组攻击行为持续时间都有显著增加趋势,表明布氏田鼠的攻击行为因发育而增强。在所有观察时间内,8只组雌雄布氏田鼠的攻击行为持续时间一直显著高于3只组,提示布氏田鼠的攻击行为强度随密度而显著增加。3、雌性血清皮质酮水平在各密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8只组雄性血清皮质酮水平显著高于3只组,表明密度对雄性个体的应激能力有更大的影响;密度对雌雄布氏田鼠的性激素的影响比较相似,5只组雌性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3只组,8只组雄性的血清睾酮水平也显著高于3只组,即密度使其性激素分泌增加。以上结果说明密度对布氏田鼠应激激素及性激素的影响因性别及密度水平而不同。4、密度增加明显影响布氏田鼠中枢5-HT的合成及受体数量,其中变化最明显且一致的是5只组。与3只组相比,5只组雌雄布氏田鼠在背侧中缝核、杏仁核及前额叶皮质处的TPH2、5-HT1A及5-HT18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8只组雌雄动物却表现出性分化,8只组雄性布氏田鼠在杏仁核及前额叶皮质处的TPH2和5-HT1B基因表达量增高,而8只组雌性杏仁核及前额叶皮质处的5-HT1A和5-HT1B基因表达量降低。综上所述,密度通过影响布氏田鼠中枢5-HT系统的功能状态来调节其攻击行为强度,但布氏田鼠攻击行为的强弱与5-HT1A受体和5-HTm受体的增多和/或减少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5-HT系统对布氏田鼠攻击行为的调控与其他神经递质及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