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间金融历史悠久,尽管各界对民间金融的合法性和规范方式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民间金融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还是令人无法质疑的。特别是在民营经济构成经济主体的浙江地区,民间金融更是为广大难以从大银行取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
本文围绕“浙江民间金融正规化的路径选择”这一命题,以2008年9月在浙江省展开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例,重点研究其合理性、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试图为浙江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本文分为六章: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综述。第二章定义我国民间金融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探究民间金融的产生背景。第三章剖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分析民间金融较之正规金融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阐述民间金融存在的消极作用。第四章提出民间金融正规化可选择的路径,在几种不同的组织模式下,探索具体的民间金融规范化形式。第五章重点分析浙江金融正规化选择方式之一——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讨论其目前存在的难点、局限性及示范意义。最后,本文第六章提出研究的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三点:(1)结合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衰退形势,分析浙江民企融资困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为当前政府研究宏观经济形势,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应对经济危机提供借鉴作用。(2)文献综述部分,加入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借贷关系的产生和实质(3)结合当前浙江地区率先进行试点的小额信贷公司案例,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具体分析,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如果能在浙江顺利发展,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企的融资困境,也能促进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