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指标及其风险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hr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东北地区16个代表性研究站的1992-2010年气象资料、玉米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记录,评估了已有玉米低温冷害指标的适用性,提出了改进的低温冷害指标,并分析了低温冷害风险因子新特点。主要结论有:(1)近年来,东北地区气温增加显著,改变的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使得原有玉米低温冷害指标已经不再适用。(2)已有玉米低温冷害指标均不能很好地判定1992-2010年东北地区发生的低温冷害,准确性相对较高的是热量指数指标和积温指标,热量指数指标适用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而积温指标则适用于辽宁地区。(3)提出了适于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判定的修正生长季温度距平指标和修正生长季热量指数指标。近20年东北地区5-9月平均气温和为80℃的区域变暖后一般冷害指标减小了1.3℃,严重冷害指标减小了2.8℃,5-9月平均气温和为90℃的区域变暖后一般冷害指标减小了1.2℃,严重冷害指标减小了2.3℃,5-9月平均气温和为100℃的区域变暖后一般冷害指标减小了1.0℃,严重冷害指标减小了1.4℃。修正生长季热量指数指标为当吉林地区F(T)<0.89即发生冷害;当辽宁地区F(T)<0.91即发生冷害;受资料限制未能对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生长季热量指数指标进行修正。(4)采用修正生长季温度距平指标和修正生长季热量指数指标给出了1992-2010年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的频率、风险指数和风险构成因子变化分析。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的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黑龙江省东南和吉林省西北部为严重冷害出现频率较高地区,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冷害较轻;一般冷害年热量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区在黑龙江省北部,此区域热量资源最不稳定,低温冷害年份多,风险较高;哈尔滨站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梅河口站低温冷害发生频率降低,而强度增加,新民站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不大。
其他文献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一部财富的发展史还是一部环境问题不断凸显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暴露了很多弊端,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发展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当前的生态危机和我国
烟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保证种烟队伍的稳定性。综合
《呼啸山庄》以男女主人公之间热情奔放、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吸引着古今众多的读者。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自我"的角度重新探索该小说,结合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理论,深入挖掘
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彭塞一、由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青年毛泽东曾受康有为等人的影响,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热烈拥护孙中山主张.参加了湖南起义新军。以后组织驱
分析我国铁路物流企业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根据铁路物流企业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竞争优势,提出提升铁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主要是完善铁路物
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对M7120平面磨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设计了磨床的主电路、PLC的I/O端子接线图和梯形图程序。实践证明改造后的M7120平面磨床在实
主要介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供电企业负荷控制、用电检查中的应用情况,为用电客户计量数据在线监测、负荷分析、日常用电检查工作等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参与环境行政决策,受到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日益广泛的重视和认同。但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专家参与规划环评制度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湖泊水库和海洋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有害藻华的爆发愈发频繁。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造成水体污染,破坏了
我国农业人口达9亿之多,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上,农业也占据了巨大的份额。也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国家和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