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钉支护施工过程及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钉支护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快速简便的挡土技术,已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由于纯土钉支护结构不能用于松散地层、淤泥质土、饱和土等不良土层及严格控制变形的情况,所以近年来又发展了土钉与搅拌桩、锚杆、超前微型桩等支护相结合的复合型土钉支护形式,且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复合型土钉支护的性状和工作机理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例如,对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前人所做的主要是二维平面或局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而不是整体三维分析,该模型不能考虑基坑的空间效应;在开挖过程中,也不考虑施工时单元“生死”的过渡时间过程等,这些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对西北黄土地区边坡及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性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甚至地震过程中考虑结构与孔隙水压力耦合作用的分析,国内外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一深基坑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工程实例建立了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基坑的整体空间作用,以及单元“生死”中单元刚度在真实刚度与零之间线性变化过程。首先分析了复合型土钉支护结构中土体的变形、搅拌桩的变形、土钉轴力等随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基坑的“角点”效应对支护体系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探讨了复合土钉支护各项工作性能参数(搅拌桩桩经、搅拌桩嵌入深度、土钉水平间距、微预应力作用下)对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最后对复合土钉支护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模拟了支护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及地震作用时是否考虑结构与孔隙水压力的耦合作用几种情况下土钉轴力的变化规律和土体、桩体的响应加速度、动位移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可供复合土钉墙设计和施工参考的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发展,板式转换结构在工程中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板式转换层结构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其内力分布规律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远没有梁式、桁架式
大跨度空间结构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安全直接牵系着社会经济财富和生命安全。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紧张,炸弹恐怖袭击和突发爆炸事件明显增多。空
从混凝土材料诞生以来,结构开裂就一直伴随着混凝土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对这些结构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温度作
CFG桩复合地基是复合地基的一种,其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简便,成本不高,而且能有效的改善天然地基的各方面性能,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CFG桩复合地基目前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有着很活
桩基础不仅要承受由上部结构和桩身自重等引起的轴向荷载,而且还要承受各种水平荷载,如波浪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车辆制动力、土压力、水流作用力、撞击作用等等。随着我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HPF)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对混凝土结构补强的新技术,其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实用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国内学者近年来对HPF加固梁的
桩筏基础是由桩基与筏板基础组合而成的。筏板与桩基紧密相连,筏板的厚度与刚度对桩筏基础差异沉降等方面影响很大。而桩基属于人工地基,桩的布置对横向承载能力以及纵向承载
目前,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普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深基坑工程在基础工程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增大的开挖深度、巨大的开挖面积、苛刻的周边环境、高地下水位等给基坑的开挖带
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是黏性土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本文通过对比各种不同比表面积测试技术的特点后,选取了合适的测试技术,以广西柳州的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钢筋锈蚀已经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声发射技术是近年来被人们广泛利用的一种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