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建筑的文化转型——LOFT实践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建筑转型成文化空间的LOFT改造案例的整理和归纳,同时结合项目实践,试图提炼概括符合本国国情的可行性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并阐述了此类LOFT实践在中国发展的社会背景、现状、趋势以及意义。   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引出概念。解析LOFT的概念,结合国外案例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总结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同时论述了LOFT的空间特点及基本分类。第二章,明确对象。结合我国工业建筑文化转型的LOFT模式产生背景和应用现状,展开论述其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本土化发展的意义。第三章,解读实例。结合我国此类LOFT实践的三个典型实例,以图解的方式从空间与功能、材料与建造、场所与环境等角度解读它们的空间改造过程,并通过比较总结共性与差异。第四章,提炼方法。建立在前文的研究分析基础上,结合图解和代表实例,重点从空间的塑造和细节的设计上阐明在中国此类LOFT实践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第五章,项目实践。介绍项目的背景以及设计概念,重点分析方案生成过程,并展示最终的成果,提供一份较为详尽的工程报告,这也是前文总结的具体设计方法的应用尝试。附录中收录了笔者对案例设计者的亲身采访,补充说明中国此类LOFT空间实践的具体问题和设计思路。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对于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只能不断地提高容积率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高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属于近代校园建筑中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建筑群,于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界兴起对“建构”问题的关注,希望从“建构”的角度寻求建筑的自主性,同时也出现一些表达“建构”的建筑实践。本文旨在对当代国内外建构出现的新的手法和新的
作为城市用地增长的一部分,大城市的居住用地扩展日益得到政府和城市规划者和的重视。不过囿于居住用地扩展过程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主要考虑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对
快速城市化下形成的半城市化地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城镇用地发展变化速度快,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城镇的空间发展难以把握。研究城镇用地动
论文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论文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依据,将全球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等13种气候型,并针对每种气候型来分析与之对应的乡土建筑及气候策略,特别是对于
环境景观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对一个环境的印象总是从"看"开始的,而色彩又是视觉的第一要素,所以谈环境景观离不开对色彩问题的研究.色彩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人类诞生的第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伦理型社会,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而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风格鲜明,影响广泛且延续时间最长的建筑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表征和物质承
本論文從高等教育理念、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實務等層面,探討現階段大學校園規劃的問題,尋找主要問題的癥結。再以規劃理論為基礎,剖析現階段校園的規劃方式,及其優缺點。將各種規
学位
建筑学如果单从学科角度来说。应有其学科的独立性,他所面对的应是纯粹物质的世界,而诸如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本不应进入这一学科的讨论范畴。但是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