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于日益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落后区域企业信用体系的政府治理过程中的职能变革与合理规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主要依靠政府机关或者各个监管部门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以法律、政策法规等为手段,对企业信用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市场的安全有效运行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健全。但是,我国企业发生的失信事件仍然屡屡不止,“三鹿奶粉”、个人信息数据遭泄露的徐玉玉案、甘肃武威荣华公司偷排事件以及频繁爆出的官商勾结贪腐案等,仍然暴露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在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中规制理念滞后,出台的规定办法多数为被动的管制,缺乏引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规制手段照抄照搬缺乏创新性。通过近年来的区域数据积累与案例实证,不发达区域政府在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清晰定位自身责任,履行政府的规制职能和引导职能,发挥服务者的角色作用,通过政府职能变革、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等政府变革步骤逐步实现由过去传统的人治模式向法治政府的转变。同时,本文发现不发达地区企业往往与政府呈现利益“结对状态”,政府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短期行为较为明显,只有真正引入社会各阶层的信用文化重构与社会文明整体环境建设,政府才能真正完成从社会信用角色转型到微观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服务者与主导者职能,而如何通过正确转变角色和履行责任来为甘肃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创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在甘肃区域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与长期工作。本文依托政府信息治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以甘肃省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工商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了半结构访谈,基于对政策文本和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同时,搜集整理了2011年以来甘肃省有关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及包括企业信息公开、信息抽查、企业经营异常的运行现状与问题的梳理,利用层次分析法整理出影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职能变革的相关因素,包括政府规划问题、制度与法律体系、信用执法信息、关键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等内容。再通过对比美国、欧洲、日本、上海等国内外地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阐述甘肃省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能变革与角色转型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甘肃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