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鼻鼽是以阵发性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变应性鼻炎临床最为常见。AR是由Ig E介导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且并发症多。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及免疫力的降低,AR的发病率日趋增加,AR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健康问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AR主要为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迅速缓解症状,但远期疗效欠佳。免疫治疗是针对Ig 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为“根治”AR提出很大可能性,但免疫治疗过程较长,依从性难以得到保证,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对此病认识精深,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在预防与治疗AR上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AR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谯凤英教授从事中医耳鼻喉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三十余年,在辨证施治鼻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导师认为鼻鼽一病多责之肺脾两脏。鼻为肺之外窍,肺气充沛,宣发肃降协调,则鼻窍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鼻之功能发挥正常同样也离不开脾土所化生的气血津液。肺属金,脾属土。肺脾为子母之脏,两脏腑病变可相互影响、传变,子盗母气或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卫表不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结聚鼻窍而发鼻鼽。故以补肺健脾通窍法为指导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临床效果显著。吾跟随导师谯凤英教授学习三年,对导师运用补肺健脾通窍法辨证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的经验进行学习并总结,并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探讨。目的探讨补肺健脾通窍法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确诊为肺脾气虚型鼻鼽的120例患者,按照其就诊日期及当日就诊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17,规格50μg/喷)喷鼻治疗,1喷/侧/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健脾通窍法,自拟补肺健脾通窍方(药物组成:炙黄芪15g、防风10g、苍耳子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6g后下、乌梅10g、五味子10g、地龙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5g、柴胡10g、炙甘草6g)治疗,1剂/日,水煎服,150ml/次,2次/日。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组脱失病例2例,对照组脱失病例1例,两组最终完成入组病例分别为58例,59例。(2)对本研究117例患者进行其周围环境情况及家族史调查显示:装修占22.22%、烟草暴露占56.41%、饲养宠物占23.07%、养植花草14.52%、粉尘及化工环境占20.51%。仅母亲患AR占27.35%、仅父亲患AR占23.93%、父母均患AR占41.88%、父母均未患AR占6.83%。(3)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5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55.9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4.4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鼻塞、流涕、体征两组间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喷嚏、鼻痒进行组间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体征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治疗2周后、4周后,治疗组内头昏沉、四肢倦怠、纳差、便溏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头昏沉、四肢倦怠、纳差、便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内头昏沉积分较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倦怠、纳差、便溏积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分别对两组头昏沉、四肢困倦、纳差、便溏积分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2周后、4周后的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治疗组性别与疗效关系发现,男性患者27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女性患者31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6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治疗组年龄与疗效关系,年龄在18-33岁的患者25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年龄在34-49岁的患者2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5例;年龄在50-65岁的患者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观察治疗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病程在2-4年患者23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病程在5-7年患者2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病程在8年以上的患者9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鼻鼽发病与周围环境及家族遗传史有着密切联系。(2)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疗效优于对照组。(3)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对喷嚏、流涕、鼻塞、鼻痒以及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4)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对头昏沉、四肢倦怠、纳差、便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其性别与疗效无关。(6)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其年龄与疗效无关。(7)补肺健脾通窍法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病程越短,疗效越好。